兴济镇

大旗摇曳出疏林,寒垒荒屯傍水浔。

却忆承平廿年事,军门细柳已成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行军图景。首句"大旗摇曳出疏林",以动态的旗帜映衬出军队在稀疏树林中的行进,展现了军旅生活的雄壮与肃穆。"寒垒荒屯傍水浔"进一步描绘了营地的环境,冷峻的壁垒和荒凉的驻地紧邻着水边,透露出战事的艰辛和边塞的荒凉。

诗人通过"却忆承平廿年事"表达了对往昔和平时期的怀念,"承平"指社会安宁,二十年间想必是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子。然而,眼前的景象与回忆形成鲜明对比,"军门细柳已成阴"暗示时光流转,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如今连军营门外的柳树都已长大成荫,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边关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战争残酷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岁月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7)

姚若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静海县

水城百堵见廛闾,鱼米生涯乐有馀。

渐觉津沽风物近,青红儿女钓人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涿州道中

帝城行渐近,驰道带长河。

寺古红门黯,山秋黄叶多。

客心惊落雁,边色见征驼。

笑我闺中语,何知燕赵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自题蕉窗肄书图

绿天便拟借名庵,湘管菭笺俗虑戡。

静里清阴分砚北,画中秋色忆江南。

诗成题叶香犹润,墨可磨人味自谙。

最是羊裙增旧感,《芬陀》遗集护瑶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秋夜寄外

凉镫清漏隔屏山,人自关心花自閒。

今夜长空闻雁过,明朝应有羽书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