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
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
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
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
我欲采薇隐此山,祇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
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
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这首宋代赵必?的《游濂泉》描绘了一处高峻的山岩,名为星岩,上有儒宫直入云霄,显得气势非凡。山中的濂泉清澈如冰,因其源头与濂溪宗师有关而得名。诗人感慨濂翁(指周敦颐)虽已离去多年,但其精神犹在,泉水流淌畅通,山中景致因人而增色。亭台水声潺潺,环境清幽,仿佛尘世污垢皆被洗净。
诗人以孤山六一泉和砚州包公井为例,赞美君子之德深远流长,如同清风皓月,令人敬仰。他表达了想要在此隐居的愿望,却又担心自己才情不足以配得上这清泉仙地。诗人坐在石上,品饮着清泉,感觉身心清凉,仿佛进入了仙境。他甚至想象向玉皇借来玉鞭,唤醒山中的沉睡龙,以这濂翁泉灌溉大地,洗涤蛮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游历濂泉,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清正之风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敬畏。
不详
一瓣瞻祠像,形癯道自腴。
衣冠千载事,功力廿篇书。
老竹秦四皓,寒梅汉二疏。
纷纷麟阁画,章服裹猴狙。
昔有道人张岩电,口不言钱似王衍。
却言姓钱不姓张,滑稽玩世名犹香。
昔有岩电今月岩,月眼神舌和天谈。
江湖剩结贵人知,虽不爱钱犹爱诗。
诗人只合住茅屋,天下未尝无菜羹。
采芹今已入宫墙,不负平生志气昂。
更拟来科应特奏,光荣宗室姓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