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二)积芳圃

乐事从兹不易涯,朱门还似野人家。

行看靓艳须携酒,坐对清阴只煮茶。

晓起苍凉承坠露,晚来光景乱蒸霞。

平生结习今馀几,试数毗那襋上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刘丈在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首句“乐事从兹不易涯”,表达了对当前生活之乐的珍惜,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认同和满足。接着,“朱门还似野人家”一句,通过对比豪华的官宦之家与朴素的乡村之家,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行看靓艳须携酒,坐对清阴只煮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行走时欣赏美景,便携酒以助兴;静坐于树荫下,仅以茶相伴。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品味。

“晓起苍凉承坠露,晚来光景乱蒸霞”描绘了清晨与傍晚的景象,早晨的露珠与夜晚的霞光,都赋予了自然景色以诗意的渲染,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美丽瞬间。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平生结习今馀几,试数毗那襋上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习惯的反思,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通过数毗那襋(一种佛教法器)上的花朵,隐喻地表达了对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禅意,暗示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以及自我反思的深刻感悟,充满了生活哲学的韵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三)家山堂

负米归来手自舂,岂知门外有晴峰。

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

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

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四)拙政堂

骥足宁同曳尾龟,青山终是费心期。

陶公归去有馀乐,潘令闲居不足追。

自笑十连非所慕,未应三径苦无资。

明朝谩拥朱轮去,猿鹤咨嗟政尔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五)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汎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曛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六)春谷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根手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障何妨为客开。

饮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