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
祇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
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
此魔降不得,珍重五天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赠张绘秘教九题(其六)诗魔》。诗中,诗人描绘了春天清晨花瓣上沾满露珠的景象,以及夜晚独自在灯下读书,直到灯火频繁落下灰烬的情景。他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乐趣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疲劳。
"花露湿晴春"形象地展现了春日的清新与湿润,"秋灯落烬频"则暗示了诗人夜以继日的专注。"祇缘吟有味"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不觉坐劳神"则流露出他对艺术追求的忘我状态。接下来,诗人通过"寄远情无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而"搜奇事转新"则体现了他对知识探索的不断求新。
最后两句"此魔降不得,珍重五天人"中的"魔"既是形容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也是自嘲,表示这种沉迷无法自拔;"五天人"可能指的是佛家术语,这里暗指诗人自己如同修行者般沉浸在艺术世界里。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妻儿终拟弃,旧识尽名贤。
高节嫌趋世,常流笑学仙。
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祇说寻山去,相期已数年。
一琴牢落倚松窗,孤澹天君得趣长。
谒庙有时封县版,坐衙终日著公裳。
为收牌印教村仆,偶检图书见古方。
微足税粮人更静,却支吟策立秋廊。
几万人家山水中,为官古雅少人同。
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
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
等闲呵出郭门近,轻棹绕湖寻佛宫。
贤才负圣朝,终日掩衡茅。
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
晒碑看壁蠹,蒸朮拾邻梢。
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