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里山行

桂林之区,猺贼杂处。

南有八十里之高山,绝天绵延开险阻。

贼人倚之作巢砦,劫掠经年势还大。

官军收捕费供给,主将逡巡竟何待。

居民近山昼夜愁,山下行人皆白头。

况闻良家半为贼,官府贪横仍诛求。

安得大聚边头兵甲铸田器,尽锄高山作平地。

高山平,猺贼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八十里山行》描绘了桂林地区因猺贼混居而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中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首句“桂林之区,猺贼杂处”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揭示了族群冲突的社会环境。接着,“南有八十里之高山,绝天绵延开险阻”通过描绘连绵不绝的高山,营造出一种险峻与隔绝的氛围,暗示了自然环境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贼人倚之作巢砦,劫掠经年势还大”一句,直接点出了贼人的活动范围和危害程度,展现了他们利用险峻的地形进行劫掠的猖獗态势。接下来,“官军收捕费供给,主将逡巡竟何待”则揭示了官府在面对贼患时的无力与迟缓,反映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困境。

“居民近山昼夜愁,山下行人皆白头”两句,通过居民的愁苦和行人的苍老,形象地描绘了长期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岁月的无情流逝。最后,“况闻良家半为贼,官府贪横仍诛求”进一步揭露了贼患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官府的腐败与贪婪,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安得大聚边头兵甲铸田器,尽锄高山作平地。高山平,猺贼毙。”诗人在此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集中力量,不仅铲除高山,更从根本上解决贼患问题,恢复社会的和平与安宁。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南屯老翁行

南屯老翁年七十,官府征徭困供给。

大男送粮赴军前,次男守寨不得眠。

盗贼时时劫生口,东邻西舍日夜走。

今朝喜见朝廷使,持酒含悽说前事。

筋力虽微不敢休,辛勤更备官军至。

教儿应役莫逃亡,县男成长身日强。

但愿明年尽杀贼,耕种官田得儿力。

形式: 古风

东溪行为除州万户杨俊卿作

东溪主者杨将军,少年领兵多树勋。

心将富贵同流水,身以承平住白云。

闻道云深是溪处,扶桑直对门前路。

青山左抱日光回,寒瀑西连雨声注。

将军临溪乐诗酒,沙鸥水鹤相亲久。

蜾蠃经年缀鼓鼙,蟏蛸尽日蒙刁斗。

白团羽扇小纶巾,閒携棋局过比邻。

舟中有客时寻戴,花底逢人非避秦。

人间何所无丘壑,车马憧憧走城郭。

红叶空藏秋渚幽,绿萝自傍春岩落。

近者征南兵未休,荒村穷谷多罹忧。

愿移部曲隳残寇,却向溪边娱碧流。

形式: 古风

秋夜曲

草木摇落雁南飞,文窗皎洁承月辉。

凄风入房露沾扉,红颜含彩垂佩帏,簪金鸣玉扬舞衣。

兰缸对耀照君闱,远行胡为未言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天师张大玄祈雪歌

至元二年冬不雪,天子夙夜忧黎民。

官庭择日诏方士,台观通天求百神。

留侯之孙住龙虎,世领祠官列圭组。

凫舄经时谒紫微,凤章半夜飞玄武。

皇天爱民祈可必,腊雪依微应三日。

望拜还闻在竹宫,受釐忽报临宣室。

天地杳默韬玄功,赐余纷纭恩数隆。

请和六气辅元化,常使九州歌岁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