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盛苍崖雁

八月鸿雁来,往彼天南陬。

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

日落洞庭晚,风高彭蠡秋。

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

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

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

徘徊念其族,天外复千俦。

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

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

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

饮啄全微躯,不愧波上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题盛苍崖雁》描绘了八月时节大雁南飞的景象。诗中通过对雁群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它们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团结互助的情感。大雁们疲惫地飞翔,饥饿时互相寻找,日落时分,它们在洞庭湖和彭蠡湖上空翱翔,芦苇丛生的彭蠡更显其孤独与迷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大雁处境的同情,感叹它们因严寒而无法归家,身处异乡的无奈。

"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大雁担忧自己的羽毛受损,暗示了它们并非只为稻粱谋生,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漂泊在外,如同大雁一般,远离故乡,即使食物再珍贵,也无法弥补内心的思乡之情。"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诗人以万里之遥的旅人自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认为即使身处高位,也比不上故乡的温暖。

最后,诗人希望大雁能避开猎人的陷阱,寄托着对它们的关怀,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人生愿望,希望能像朱凤一样自由飞翔,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冬

一气变昏旦,洞房风露凄。

田禽亦已化,秋兰同蒺藜。

为客久成老,怀人殊未夷。

惨惨白日暮,迢迢归路迷。

世衰不获骋,天远何由稽。

永思读书台,言采山中荑。

形式: 古风

拟东野

破屋夜通月,霜气刀棱棱。

病骨不受寒,卒岁仍无缯。

残灯吐复翳,僵卧如冻蝇。

事业惭蒸沙,文章空镂冰。

已失国士意,颇为年少陵。

长歌独慷慨,坐候东方升。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秋怀(其一)

露下百草变,凄凄天地秋。

亦如中年客,玉颜安可留。

山鸣迅商激,水涸行潦收。

恩方改团扇,意复存弊裘。

梧桐叶尽脱,孤雏夜啾啾。

光景忽已逝,感之双涕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犹闻产玉处,吐气成白虹。

县藜混燕石,世已无国工。

琢之惧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耻再刖,玉亦悲无穷。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