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英粹中赋梅

寒梅雪中春,高节自一奇。

人閒无此花,风月恐未宜。

不为爱冷艳,不为惜幽姿。

爱此骨中香,花馀嗅空枝。

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

可使饥无食,不可无吾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同英粹中赋梅》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寒梅在雪中的绽放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欣赏。

首句“寒梅雪中春”描绘了在严冬雪地里,梅花独自开放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着,“高节自一奇”赞扬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格,将其视为与众不同的独特存在。诗人进一步指出,在人世间,很少能找到像梅花这般高洁的花朵,其风姿与月色相映成趣,更显其非凡之处。

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梅花外在美的赞美上,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品质。“不为爱冷艳,不为惜幽姿”,表明诗人欣赏梅花并非因其外表的冷艳或姿态的优雅,而是对其内在精神的敬仰。他特别强调了“爱此骨中香”,即梅花散发出的香气源自其本质,而非表面的装饰,这使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更加深刻和纯粹。

接下来的几句“花馀嗅空枝,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象。无论是花落之后的空枝,还是斜阳下清浅的光影,或是黄昏时分飘散的香气,都展现了梅花独特的魅力和诗人对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可使饥无食,不可无吾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他认为,即使在饥饿时可以没有食物,但不能没有关于梅花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综上所述,《同英粹中赋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和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其一)

庙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

盘礴万古胸,入此一藤杖。

击去荆舒蛮,扶来司马相。

君看熊虎颜,百兽不敢傍。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其二)

东坡谪岭南,一笑六根净。

食骨不弃馀,又使群狗竞。

手中果何物,乃是照邪镜。

尔曹何足容,以杖叩其胫。

形式: 古风

拟陶和许至忠二首(其一)

西日颓残照,北风凛寒威。

侏儒饱欲死,幽人独无衣。

不上北阙书,甘采西山薇。

曾子已再化,宁蘧早知非。

岂不乐仕宦,恐与心事违。

柴桑旧三径,吾行其庶几。

尚怜渊明翁,颇负责子讥。

隐几茅檐下,聊欲曝斜晖。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拟陶和许至忠二首(其二)

归田有何乐,佳处正在兹。

闲与老农语,夜雨深一犁。

行年近六十,悠悠复何之。

有田足我食,有布成我衣。

富于黔娄生,乐于荣启期。

妻子愠见言,一点不上眉。

吾师有遗训,贫贱不能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