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末期诗人徐倬的《舟中杂感二首(其二)》描绘了舟行所见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雀啄黄花满眼蒿”,通过描绘麻雀啄食黄花的生动画面,展现出秋日田野的萧瑟与生机。接着,“雁连云影下空濠”描绘大雁成群结队,身影倒映在空荡的水濠上,营造出辽阔而寂寥的意境。
“投人自贱隋明月”一句,诗人借隋朝明月自比,表达自己的孤寂和落寞,暗示了仕途不顺或人生失意。“无褐空思秦复陶”进一步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秦嘉和陶渊明的仰慕,以及现实中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
“碣石寒砧催玉露,广陵秋树接银涛”两句,通过“寒砧”和“玉露”描绘出深秋的清凉,而“广陵秋树”则与“银涛”相映成趣,展现出江边景色的凄美。这两句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应知雨雪前途盛,岁暮谁怜左伯桃?”作结,预示着未来的艰难困苦,同时借左伯桃典故表达对知己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度时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