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斋居漫兴二首(其一)

西斋酒醒篆烟残,手汲新泉破月团。

芳草池塘春入梦,绿阴帘幕昼生寒。

由来中散裁书懒,老去渊明束带难。

却笑闲缘除未得,每从人觅异书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春日斋居漫兴二首(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斋居生活中的闲适与清寂。首句“西斋酒醒篆烟残”,形象地展现了酒醒后篆香燃尽的场景,暗含时光流转之意。次句“手汲新泉破月团”,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清晨起来亲自取水,映照着明亮的月色,富有生活情趣。

“芳草池塘春入梦”一句,将春意引入梦境,暗示诗人内心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绿阴帘幕昼生寒”则描绘了室内绿荫带来的清凉,即使白天也感受到几分寒意,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由来中散裁书懒”借用嵇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事务的厌倦,更愿意享受悠闲的生活。“老去渊明束带难”又借陶渊明不仕的典故,表达自己年迈后难以再遵循世俗规范的洒脱心境。

最后两句“却笑闲缘除未得,每从人觅异书看”,诗人自嘲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纷扰,但仍乐于从他人处寻找奇书阅读,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琐事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文徵明在春日斋居中的闲适雅趣和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春日斋居漫兴二首(其二)

深巷无人昼掩扉,新晴庭院绿阴肥。

柳风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飞。

残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试罗衣。

春光绿遍江南草,多少王孙怨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暮春二首(其一)

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墙根几树花。

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

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

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暮春二首(其二)

林花落尽意萧然,旧喜图书病亦捐。

宛转闲愁如蔓草,蹉跎春事到啼鹃。

萦空淑气游丝困,停午清阴碧树圆。

怪底叩门都不应,北窗无事正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夏日睡起

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