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屋西小陈秀才(其二)

毛锥自是今无用,铁砚还知古可穿。

不惜日抄三万字,胜储百亩剡中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毛笔如今已无用武之地,铁制的砚台却依然坚硬如昔。
每天抄写三万字毫不吝惜,胜过在剡溪边储存百亩良田。

注释

毛锥:毛笔。
自是:本来是。
今无用:现在没有用途。
铁砚:铁砚台。
古可穿:古代用来磨墨,足够耐用。
不惜:不吝惜。
日抄:每日抄写。
三万字:大量的文字。
胜储:胜过储存。
百亩:大片土地。
剡中田:剡溪边的农田(剡,地名,今浙江嵊州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赠给一位名叫小陈秀才的朋友的作品。诗中以毛锥(毛笔)和铁砚为象征,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态度。首句“毛锥自是今无用”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单纯依靠文笔可能不再像古代那样重要,暗含了对传统文人士大夫地位的感慨。然而,“铁砚还知古可穿”则强调了知识和学问的持久价值,即使工具简陋,坚持不懈的学习仍能磨砺出深沉的学识。

接下来两句“不惜日抄三万字,胜储百亩剡中田”,进一步赞扬了秀才勤奋好学的精神。他每日抄写大量的文字,这种精神比拥有大片的剡中良田(剡溪流域的肥沃土地)更为宝贵。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了读书人通过努力获取知识的智慧和价值,而非物质财富。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鼓励人们珍视知识,勤奋学习,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屋西小陈秀才(其一)

年少饥寒不足忧,笑谈有味自风流。

等閒辍赠两兔颖,待看修成五凤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丁丑岁初归鄞城

城郭三年别,风霜两鬓新。

穷多违意事,拙作背时人。

雁迹沙场信,龙腥瀚海尘。

独歌心未已,笔砚且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七月初五夜养正堂示诸友

客里犹多事,秋来又一旬。

青天星斗净,白露稻粱新。

留落空存节,炎凉莫问人。

儒堂得佳伴,吟讽动比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十月朔旦寄贵白兄弟

黄牛村前秋叶飞,青螺峰外海云归。

故人相思雪满鬓,客子独行风举衣。

乌鹊定占谁屋喜,鲈鱼知比去年肥。

当时歌酒江湖上,百里音书今亦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