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天山碑》由清朝诗人毓书所作,通过对天山碑的历史与现状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巀嶪丰碑纪有唐”,开篇即点明了天山碑的历史背景,它见证了唐朝时期的辉煌,矗立在天山之巅,记录着过往的岁月。接下来,“当年君集破高昌”一句,提到了唐朝名将君集征服高昌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强调了天山碑作为历史见证的重要性。
“刀烧枉自夸寒热,日月旋看化雪霜。”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徒有虚名、夸大其词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无论多么辉煌的事物最终都会被时间消磨,如同雪霜融化,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事物的无常。
“百载封圻空叹曲,千秋文笔却推姜。”这两句则转向对天山碑本身及其价值的探讨。百年来,天山碑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但它的存在却依然令人赞叹,尤其是其上的文字,千年后仍能被人推崇,体现了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不朽价值。
最后,“只今过客徘徊处,古迹依稀认战场。”以现在的眼光回望,天山碑所在之地,曾经的战场已成过往云烟,只有零星的遗迹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过的战争。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不仅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赞美与感慨,也蕴含了对时间、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