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芳亭草创胥会

培芳草创强铺筵,画出清明三月天。

长少团栾还五世,笑谈邂逅集群贤。

或歌或弈杯无算,非竹非丝乐自然。

过则相规善相勉,须令和气蔼无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经孙所作的《培芳亭草创胥会》,描绘了一幅充满和谐与欢愉的画面。诗中以“培芳草创强铺筵”开篇,巧妙地将新亭的创建与精心布置联系起来,仿佛在绿草如茵的环境中,已经准备好了一场盛宴。接着,“画出清明三月天”,不仅点明了时间——春光明媚的三月,也暗示了环境的清雅宜人。

“长少团栾还五世,笑谈邂逅集群贤”两句,展现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齐聚一堂,共享欢乐的场景。这里的“团栾”既指人们围坐一起,也暗含着家庭和睦、世代传承的意味。“笑谈邂逅集群贤”则强调了聚会的高雅氛围,无论是老少还是贤士,都能在此畅所欲言,享受相聚的乐趣。

接下来,“或歌或弈杯无算,非竹非丝乐自然”进一步描绘了聚会中的活动。无论是唱歌还是下棋,参与者都沉浸在自然的乐声中,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繁复,而是追求内心的愉悦和平静。这种对生活质朴而真挚的热爱,是诗中最为动人之处。

最后,“过则相规善相勉,须令和气蔼无边”表达了聚会中的人际关系。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分享快乐,还会彼此提供建议和鼓励,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这种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精神,使得整个聚会充满了正能量,让和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综上所述,《培芳亭草创胥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朝文人雅士聚会时的和谐美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85)

徐经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送仲时弟

江关千里隔山川,有弟能来慰眼前。

方喜雁行随处乐,可堪蟾影别时圆。

暑行勿亟宜强饭,湍激多惊莫问船。

归到家山相劳苦,团栾恰是菊花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西坡屷心亭

翛然古木湛然池,乐意相关自造微。

庄子非鱼真实问,海翁狎鸟本忘机。

樽中有酒逢人酌,琴上无弦信手挥。

秃尽剡藤吟不就,妙哉川泳与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贺汝立拜恩封

君恩岁序两俱新,鸾诰叨荣鹤发亲。

天上龙光疏雨露,堂前燕笑寿松椿。

孙枝子舍皆腾踏,兰省璧池交问津。

此去椒盘重献颂,斑衣中有绿衣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

诗句寻芳自抑扬,一观佳什觉心降。

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

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