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九十四)题春波亭

数叶荷衣一短藜,春波亭上倚斜晖。

无人会得诗中画,凭尽阑干又独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身穿荷叶制成的短衣,独自在春波亭上倚靠夕阳。
没有人能理解我诗中的画卷,倚着栏杆看完景色后独自离去。

注释

数叶:几片。
荷衣:用荷叶制作的衣服。
一短藜:一件简短的藜杖。
春波亭:春天的水边亭子。
倚斜晖:依靠着斜阳。
无人会得:没有人能理解。
诗中画:诗中的景象。
凭尽阑干:倚靠着栏杆。
独归:独自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数叶荷衣一短藜"中,"数叶"意味着荷叶不多,但每一片都经过细数,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精致观察。"春波亭上倚斜晖"则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波光粼粼中,在亭上倚靠着栏杆,享受着柔和的阳光。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无人会得诗中画"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诗歌之美,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但却难以有人能真正领略其中的韵味。这不仅是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艺术追求之间的独特情怀。

最后,"凭尽阑干又独归"中,"凭尽阑干"意味着诗人在栏杆上停留了很久,享受着那份宁静。"又独归"则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仿佛诗人在欣赏完美景致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更添几分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内省精神。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五十三)橘井

苏仙旧隐已藤萝,橘井空来岁月多。

摘叶汲泉皆朽骨,郡人犹说愈沉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郴江百咏(其二十二)燕堂

山有香炉水有瓶,斋无尘榻阁无铃。

胡床尘拂枯藜杖,门对江山日夜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郴江百咏(其三十七)雕玉山

㟝嵝崎岖面碧霄,何曾温润似琼瑶。

一堆顽石郴江上,纵有昆刀不可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郴江百咏(其五)藏春亭

百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

有人来问春何在,向道花间无处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