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腰清减花容瘦。眼波凝绿眉山皱。春去已多时。
不堪听子规。相逢时话旧。泪湿罗衫袖。
对酒莫高歌。闻歌愁更多。
这首《菩萨蛮·赠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妓女的哀愁与情感。开篇“柳腰清减花容瘦”,以柳腰和花容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女子身形的纤细与面容的娇美,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忧伤与消瘦。接着“眼波凝绿眉山皱”,通过眼神和眉毛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刻画出女子深邃的情感世界,眼波中蕴含着哀愁,眉头紧锁,透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春去已多时”一句,点明时间的流逝,暗示美好时光的逝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不堪听子规”,子规鸟的啼鸣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哀愁,此处表达了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听到子规的啼叫,更添了几分哀伤。
“相逢时话旧,泪湿罗衫袖”,当与旧友重逢,本应是喜悦之事,但此时却因回忆起往昔的美好而泪湿衣襟,体现了友情中的哀愁与感伤。最后“对酒莫高歌,闻歌愁更多”,劝诫朋友不要高声歌唱,因为歌声会勾起更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对自身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妓女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湖边寺。楼台旧是春游地。春游地。
千花张锦,两山横翠。西风阑槛秋无际。
青山不改朱颜异。朱颜异。断桥残柳,伴人憔悴。
春夜杳。火树满街开早。年少沈郎风度好。
踏歌声更巧。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
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犹缥缈。
北新桥下雨催诗。春归人也归。多君重约再来期。
春来人未知。花扫地,笋翻泥。还家时节移。
青山南望渺天涯。美人相见稀。
青山重叠绕回溪。空翠湿人衣。
好似娇娥,晓临妆镜,石黛扫双眉。
丹枫映水如漂锦,秋色误春姿。
风振华林,满空灵籁,走上小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