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鍊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

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无心兴岳出,有力挽河倾。

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

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

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

淮南存妙解,两大奥机呈。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赋得鍊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由清代诗人吴敦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与和谐共生。

首联“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开篇即以祈求雨水的景象引入,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期待着雨水能够滋润大地,使作物茁壮成长。这里运用了“禁丙”和“壬候”的季节性气候术语,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特定时节对雨水的期盼。

颔联“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进一步描绘了云与水之间的关系。云能凝聚雨水,而水则无需等待金属生成就能滋养万物。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鍊”字,不仅指雨水的形成过程,也暗喻了自然界的循环与转化。

颈联“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通过“律吕”(古代音乐理论中的音律)和“阴阳”(代表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的比喻,表达了自然界中和谐有序的规律。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性的交融。

尾联“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描述了长时间的干旱后,大地渴望雨水的滋润,天空也应允了这份期盼,补足了大地的水分。这一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接下来,“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生动地描绘了雨水降落时的景象,如同浓墨般深沉,化为细小的雨滴,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雨水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雨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最后,“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表达了雨水对于迁徙的大雁和辛勤耕作的人们的帮助与慰藉。归鸿运象征着雨水为大雁的迁徙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滋濡”则强调了雨水对于土地和农作物的滋养作用,让耕作的人们得以安心劳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之情。

收录诗词(13)

吴敦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束皙补亡诗(其一)南陔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

菽水承欢,怡色柔声。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

槃匜滫瀡,非敬奚将。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

椎牛罔及,鸡豚逮时。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形式: 四言诗

拟束皙补亡诗(其二)白华

白华翩反,在彼空谷。余情信芳,曷云能辱。

勖此清修,以承顾复。白华有文,先德之芬。

彼姝者子,行砥于勤。守身大孝,伊古攸闻。

白华凝雪,既莹且洁。凡百君子,各敦尔节。

如华斯白,白而不涅。

形式: 四言诗

拟束皙补亡诗(其三)华黍

有黍者华,植于阪田。何以膏之,阴雨自天。

三时不害,实维丰年。我亩南东,芟柞载治。

九谷三农,罄无不利。有熠其华,献之为瑞。

其华熠熠,其实离离。丰我天庾,洁我神粢。

神其歆止,民力存斯。康年迄用,万邦其绥。

形式: 四言诗

拟束皙补亡诗(其四)由庚

由庚由庚,同我太平。二仪交泰,万物咸亨。

天运若枢,王则成之。周道如砥,民则行之。

薄海内外,晏之清之。清晏无波,玉烛调和。

韪我皇风,壤祝衢歌。由王之庚,无偏无党。

由王之庚,引恬引养。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