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璘所作的《次韵李舜臣(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李舜臣将军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首句“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直接点出主题,强调了李舜臣将军对于国家稳定与安全的重要性。接着,“逆胡驱晨日,妖气卷今时”描绘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当时局势的严峻,暗示了李舜臣将军面临的挑战之艰巨。
“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两句赞美了李舜臣将军的高尚情操和卓越功绩,不仅在国内受到万人景仰,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最后,“圣皇求如切,招去岂终辞”表达了对李舜臣将军忠诚与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即使面对最高权力的召唤,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职责与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手法,展现了李舜臣将军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抗敌的形象,以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