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别丘文元仍次前韵”为题,由明代诗人杨旦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茫茫宦海泛扁舟”,以“宦海”比喻官场的广阔与复杂,而“扁舟”则象征着个人在其中的渺小与孤独。诗人仿佛置身于无边的官场之中,独自驾着小船航行,暗示了他面对官场波折时的无奈与迷茫。
“载得东风万斛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东风本是带来希望与生机的象征,但在诗人这里却承载了无数的忧愁。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沉重负担。
“谁惜卞和频泣玉,空嗟王粲独登楼。”这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卞和因发现美玉而被误解,多次哭泣;王粲则是独自登楼,表达了孤独与怀才不遇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常遭误解,孤独无助的境遇。
“翠屏万叠遮闽峤,紫气连空识帝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图景,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遮蔽了通往福建的山岭,紫色的云气连天,仿佛指引着通往帝王之都的方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别后期君无限意,可将身向醉乡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深深思念与不舍。尽管未来充满了未知,但诗人愿意借酒浇愁,暂时忘却离别的痛苦,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官场与人生道路上的挣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