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
还家只有梦,更著晓寒侵。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寂静的场景,烛光微弱,寒意渐浓,暗示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通过“潜鱼聚沙窟”和“坠鸟滑霜林”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深夜的静谧与自然生物对寒冷的适应。诗人的心思开始转向远方,思考着未来的打算,尽管内心充满思乡之情,但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最后一句“更著晓寒侵”,预示着黎明将至,寒气依然侵袭,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归乡之难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孤寂和思乡之情,情感深沉而内敛。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弱柳经寒色,悬流尽夜声。
更长疑睡少,霜落怯寒生。
急急占星度,摇摇苦舫倾。
风涛兼盗贼,恩重觉身轻。
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记年。
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鼕鼕远鼓三行夜,隐隐平湖四接天。
枕底涛波蓬上雨,故将羁老到愁边。
缥缈金华伯,人间第一人。
剧谈连昼夜,应俗费精神。
时要平安报,反愁消息真。
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窈窕深明阁,晴寒是去年。
老将灾疾至,人与岁时迁。
默坐元如在,孤灯共不眠。
暮年身万里,赖有故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