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浓风二字御书赞

维圣肆笔根于天,神踪合作皆自然。

劲腴华实无以偏,春秋虽富力已全。

天禧资善环琦园,只字落纸时争传。

煌煌翰墨二百年,传家曾是金銮仙。

渡江文献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须瞻前,印以忠孝钱家钱。

形式: 押[先]韵

翻译

维圣人的才情源于上天,神妙的痕迹合于自然。
刚健丰满,无论是果实还是花朵都均衡,无论春秋岁月多么丰富,都已经完整无缺。
天禧年间,善美之才聚集在琦园,每个字落在纸上都备受传颂。
辉煌的书法流传了两百年,这家的传承曾是皇家的仙人。
渡过长江的文献仍然保持中原风格,我这臣子又能期待什么呢,只希望能仰望星宿的光辉。
要知道传承的关键在于瞻仰先人,用忠孝之心来印证钱家的钱姓传统。

注释

维:表示强调,相当于‘唯有’。
肆:放纵,这里指施展。
神踪:神妙的痕迹。
春秋:比喻岁月。
天禧:北宋仁宗年号。
奎躔:古人认为天上星宿与人间命运相关,奎躔指星宿运行。
付受:传授和接受。
忠孝:忠诚和孝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仁宗皇帝书法的赞美之作。首句“维圣肆笔根于天”表达了对仁宗皇帝高尚品德与艺术天赋的崇高敬仰,认为他的书法如同圣人的灵感,源自上天。接着,“神踪合作皆自然”进一步强调了其笔法的神妙,仿佛天工之合,浑然天成。

“劲腴华实无以偏”描绘了仁宗书法的风格特点,既有力度又有韵味,既有坚实的基础又有丰富的内涵,均衡而饱满。诗人称赞仁宗的书法在春秋鼎盛时期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天禧资善环琦园,只字落纸时争传”则描绘了仁宗御书的珍贵和广泛流传,即使在天禧年间,他的每一字都备受珍视,人们争相传抄。

“煌煌翰墨二百年,传家曾是金銮仙”高度评价了仁宗书法的影响力,历经两百年仍然光彩照人,仿佛金銮殿中的仙人所赐。

最后,“渡江文献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的谦逊,自问在众多文人中谁能比得上仁宗的书法成就,同时也流露出对仁宗书法传承的期待。

“欲知付受须瞻前,印以忠孝钱家钱”以忠孝为主题,暗示了仁宗书法的精神内涵,传递出对后世子孙学习和传承这种忠孝精神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仁宗皇帝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呼吁。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以螃蟹寄高紫微践约侑以雪醅时犹在黄冈

前朝无蟹惟有诗,亦复无酒供一瓻。

今朝有蟹仍有酒,极目征帆更搔首。

古来乐事誇持螯,赤琼酿髓玄玉膏。

菊花吹英好时节,况是九日将登高。

旌旗半江笳鼓发,不作诗人淡生活。

待君净洗沙漠尘,归趁看灯更奇绝。

形式: 古风

六月二日乙丑滥溪大雷雨

人言夏月雨甲子,赤地千里真旱祥。

今年六月天久亢,平畴龟坼田禾秧。

农夫恸哭眼滴血,郡邑奔走焚巫尪。

油云勃兴杳无际,涸辙渴想惟西江。

谁能逆计休与咎,且愿炎热浇清凉。

凌晨望霓到日暮,屯膏虽施了未光。

万夫喁诉百浍竭,风伯一埽还穹苍。

那知天意极仁爱,为民之虑尤周详。

摇光一夕动北斗,浓霾五夜迷东望。

赫曦再见耀亭午,童谣忽忆歌商羊。

快哉雄风起蘋末,玉女嚂笑叫阿香。

尽倾天瓢洒甘露,五丁仗剑分银潢。

桑麻油油粟旆旆,稻苗郁郁溪汤汤。

葭芦起舞岸柳揖,农家欣喜几欲狂。

向来群心已误见,俱谓时数无金穰。

讵知瞬息变呼吸,顿使空廪还千箱。

彼管窥天蠡测海,妄以时日肆度量。

亦复委曲致避就,聊徇世俗拘阴阳。

天于万物乃如此,大造生意何可忘。

嗟乎得陇仍望蜀,更乞一剪田中蝗。

形式: 古风

天申万寿宫

湖㳇溪边春草青,张公洞下泉泠泠。

两行松桧列旌纛,中有金堂开福庭。

壮哉神力出杳冥,楼观矗立排岩扃。

焜煌金碧俨相照,刻石犹纪唐朝铭。

中兴天子授舜禅,寿宫晨候祠官星。

紫衣敕使易霞袂,白茅羽士迎云軿。

颇闻当日动乾象,二十八宿摇天经。

奎钩写题月兔泣,昭回云汉争晶荧。

至今荣光犹炳耀,百尔呵护烦山灵。

玉仙纻像罗珓卜,昭应奎宝模牌形。

朅来正值天六月,柏城将泫秋露零。

芝舆望幸已绝觊,蒿悽触感徒靡宁。

岫云无心出而雨,谷风振响流为霆。

石堪砺齿定何似,流欲洗耳将谁听。

嗟哉行役久劳勚,如鸟知倦才振翎。

烧香台边聊倚策,炼丹灶上方绝陉。

由下瞻仰始知悔,扶力已竭那可停。

众皆徇目且徇耳,我谓独往非独醒。

从初秘祝本何益,中休端自明德馨。

周家克敬绵万亿,自今叶叶皆尧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太平宫遇雨

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

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

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