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宫遇雨

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

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

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

形式: 古风

翻译

住在山上五十天都是晴天,出行走山路却碰上一天雨。
看似近在咫尺的太平盛世,实则千里之遥,一步之差。
路上黄泥深达三尺,风声凄厉如怒吼。
谁能告诉逃亡者,山中的神灵或许会庇护你。

注释

山居:居住在山中。
旬:十日为一旬。
晴:晴朗。
山行:在山中行走。
雨:下雨。
太平:社会安定。
咫尺:极短的距离,形容很近。
跬步:半步,古代长度单位。
黄泥:黄色的泥土。
深三尺:深度达到三尺。
风声:风的声音。
号怒:大声呼啸。
逋客:逃亡的人。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倘:如果,倘若。
留:留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时遇到的天气变化和由此引发的感慨。前两句"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通过对比表达了从连续五十天的晴朗天气突然变为下雨的一日,突显了自然环境的戏剧性转变。接着的"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以夸张的手法暗示了看似近在咫尺的太平景象,实则因雨路难行而变得遥不可及,隐喻社会现实的复杂与人心的隔阂。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形象地刻画了雨后山路泥泞,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出行的艰难和对未知命运的忧虑。最后两句"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以"逋客"自比,流露出诗人作为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同时向山神祈求庇护,希望得到山灵的理解和保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岳珂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太行道

太行羊肠坂九折,云黑风乾尺深雪。

堇泥道滑木叶寒,辘辘车声行复歇。

华山有马久脱辕,归来牧野经几年。

一从仓箱事居积,聊以知道烦长鞭。

前车已覆覆道左,天井关头夜明火。

后车趣驾开井陉,唱筹仍复催连营。

关山青草春二月,单轨一冬曾结辙。

鬃颓毛落双膊高,引领皮穿眼流血。

去年搏手双弮空,今年三月甬道同。

可怜驽力不敢惜,辕下亦觉盐车通。

君恩天大示弗服,桃野已甘偕觳觫。

感恩伏枥饱秣刍,犹为太行忧后车。

形式: 古风

太宗皇帝古诗御书赞

乾德之五星,旋于降娄,开文祥兮。

太常之英姿,跨颉历籀,开大荒兮。

游艺之神,?古轹今,奚钟王兮。

维副车之题,在承平时,谨瑟藏兮。

维北宫之玺,施于中兴,传帝皇兮。

维臣其得之,锦韬琼函,绚宸章兮。

形式: 押[阳]韵

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

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

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

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

形式:

怀素律公帖赞

噫怀素,善草书。杂真行,世所无。妙之臻,理不殊。

盍反观,同其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