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许醉吟痛饮月下戏书

尘埃没我马,掉鞅吟公诗。

诗中有江山,不觉在京师。

下马自叩门,来寻元紫芝。

欲扫名利心,笑挹丘壑姿。

东檐坐无毡,北风吹酒卮。

蟹螯互劝酬,坠车两不辞。

听公击节吟,悲壮亦自奇。

看公醉山倒,了不遣客归。

客归意亦好,月色到处随。

诗成月下写,淡墨任倾攲。

平生不知韵,兴来聊续之。

词达语更正,识者未必嗤。

形式: 古风

翻译

尘土覆盖了我的马,我边吟诵公的诗篇。
诗中蕴含着江山的壮丽,我不知已身处京城。
下了马,我亲自敲门,来找元紫芝。
想洗净名利之心,欣赏他如山丘般的风姿。
东屋虽无地毯,北风却吹动酒杯。
我们一起举杯对蟹螯,即使醉倒也不拒绝。
聆听公的击节吟唱,那悲壮又独特的声音。
看他醉倒在山间,丝毫没有送客的意思。
客人离去也心满意足,月光洒满归途。
诗在月下完成,淡墨随意挥洒。
我平生不懂音律,兴起时随意续写。
言辞虽然朴素,有识之士不会嘲笑。

注释

尘埃:灰尘。
掉鞅:放松缰绳。
元紫芝:可能是诗人的名字。
丘壑姿:山丘和山谷的自然景色。
东檐:东边的屋檐。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蟹螯:螃蟹的大钳子,这里可能象征饮酒。
坠车:形容醉得东倒西歪。
击节:打拍子,形容吟诗节奏。
了不:一点也不。
聊续:随意添加。
识者:有见识的人。
嗤: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的自在与豪放。开篇即以"尘埃没我马,掉鞅吟公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随后"诗中有江山,不觉在京师"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仕途生活的淡漠。"下马自叩门,来寻元紫芝"显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尊重,而"欲扫名利心,笑挹丘壑姿"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功名的心境。

在接下来的"东檐坐无毡,北风吹酒卮。蟹螯互劝酬,坠车两不辞"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饮酒的豪迈与朋友间的情谊。而"听公击节吟,悲壮亦自奇"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自己内心的激动。"看公醉山倒,了不遣客归"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诗尾"客归意亦好,月色到处随"表达了一种超脱与自在,而"诗成月下写,淡墨任倾攲"则是对创作心境的一种描绘。最后"平生不知韵,兴来聊续之。词达语更正,识者未必嗤"则是一种谦虚与自信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月下饮酒、友情交流和超越世俗的心境描写,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6)

吴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秀才出示孙尚书诗求鄙作

往时家分宁,风俗喜追随。

挽留杯酒间,往往醉如泥。

比年舍临汝,闭关无相知。

牢落三周星,淹泊一水湄。

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

闻有长者客,清谈颇忘疲。

宗盟晚相遇,佳此野鹤姿。

过我忽长鸣,倾倒胸中奇。

借问所从来,半世游京师。

群贤共文字,声名冠当时。

自得固有馀,足能攀桂枝。

上以荣北堂,下以光衰迟。

故山未暇往,旧游不足思。

墙东或可隐,便拟营茅茨。

奇怀傲南窗,幽花撷东篱。

是亦差可乐,去此将何为。

恨未识胥邓,论交尚差池。

不妨气类求,相与慰渴饥。

同姓纷在眼,邈然弃如遗。

此道已浇薄,君乃敦笃之。

何当美盛德,老矣徒嗟咨。

黄奶厄兵火,荒唐废文辞。

毛子素偃蹇,岂复能发挥。

谁为国士重,自有尚书诗。

形式: 古风

怀归

久客江湖远,频年道路艰。

干戈侵海内,猿鹤老山间。

地僻林泉古,云深日月閒。

馀生犹转徙,清梦绕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李氏娱书斋

李侯平生无他好,眼中黄卷常自娱。

明窗危坐对贤圣,鼓吹不可一日无。

欣然会意便忘食,心醉何止勤三馀。

几年携家避盗寇,尚得戏綵乘潘舆。

摄官江外有何好,阔步日边真良图。

试求假直亦不恶,他年不减行秘书。

形式: 古风

夜闻警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