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犯渡江云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

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

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臞。

最凄凉疏萍剩梗,飘泊意何如?愁余!

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

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

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

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鉴赏

这首《三犯渡江云》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词中以“断潮流月去”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随着“柁楼碎语”的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启程的场景。接下来,“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以雁群的南迁喻指词人的离别,西风不仅推动雁群南飞,也暗示着词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臞”两句,通过红墙的远去和词人自叹清瘦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孤独感。紧接着,“最凄凉疏萍剩梗,飘泊意何如?”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漂泊的无奈之情。

“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词人借黄花(菊花)和修竹(竹子)的意象,寄托了对故乡和往日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魂仍在故土徘徊。最后,“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两句,预示了未来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梦境,都充满了冷寂与空虚。

“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这两句提醒自己在旅途中要谨慎,因为远方的道路漫长且容易让人感到孤独,难以得到慰藉。最后,“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表达了词人渴望早日归家,以免辜负了家乡的鲈鱼,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在离别与漂泊中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故乡和自由生活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上西楼

橹声约住回澜,夕阳残。人倚嫩凉船尾小红栏。

歌一曲,横波绿,向谁看。香压鬓云斜插折枝兰。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押[寒]韵

霜天晓角

征铎郎当,点轻衫露凉。

卖酒人家未起,残月在,柳梢黄。

行装,诗半囊,梦回思故乡。

秋到屏风关外,吹一路,野花香。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一萼红

旅魂惊,正鼋鼍催浪,彭蠡暗潮生。

隔浦疏林,沿江败苇,萧飒齐作秋声。

压篷背、颓云似墨,洒一天、凉雨雁纵横。

戍角初吹,村砧渐远,渔火还明。

何事流连吴楚,叹销磨多少,风月凄清。

倦枕支愁,寒衾贮梦,客路到处伤情。

想今夜、孤舟漂泊,更有人、楼上数残更。

应是玉钗敲断,难问归程。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八声甘州二首(其一)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

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

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

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