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曲溪边玉女峰,年年独倚落花风。
何因不驾青鸾去,伫立空山皓月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迷人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九曲溪边玉女峰"一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了山川之间蜿蜒曲折的溪流,以及立于其旁的清丽绝俗的玉女峰。这里的“玉女”二字,不仅形容了峰之美,而且赋予了峰某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年年独倚落花风",诗人在此捕捉到了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中最为细腻的情境。玉女峰每逢春尽花落之际,便独自依傍着这轻盈的风。这里的“独倚”表达了一种孤独与静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深深感怀。
"何因不驾青鸾去"一句,转换了语气和意境,诗人似乎在自问,或是在问那玉女峰,为何不乘着传说中的青鸾(神鸟),离开这片山水,飞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这里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声。
"伫立空山皓月中",最后一句则描绘了诗人自己或玉女峰的影像,在空旷的山间,沐浴在洁白如洗的月光之下。这里的“伫立”二字传递出一种停留和沉醉,而“皓月”则让整个画面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玉女峰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向往。同时,这种情感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也体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点。
不详
紫翠飞来石蕊间,何年幻出小瀛寰。
崖悬瘦瀑一千尺,峡束寒流八九湾。
苍壁向人如有待,白云何事未知还。
歌酣更挹浮丘伯,坐对中台话半閒。
一水之玄去复归,众峰向背俨相持。
天荒地老无从问,鬼刻神劖未解奇。
丹嶂漫留仙幻迹,白云仍似太初时。
欲穷画底羲皇意,一束灵蓍万古知。
采芳仍漱洁,散策到来迟。
客坐自相语,僧禅了不知。
疏风潜入户,暗水细鸣池。
小作石床梦,梦中还觅诗。
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
一抔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
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
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