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谕改于八月廿四日回銮感赋

翘首齐瞻辇路尘,又迟銮驾阻时巡。

翠华望遍今天下,玉玺犹持一妇人。

万里河难塞瓠子,九霄星未转钩陈。

三公一国狐裘赋,谁是安危社稷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奉谕改于八月廿四日回銮感赋》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体现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与感慨。诗中以“翘首齐瞻辇路尘”开篇,描绘了人们翘首期盼皇帝銮驾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然而,“又迟銮驾阻时巡”一句转折,暗示了銮驾迟迟未能归来的现实,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绪。

接着,“翠华望遍今天下,玉玺犹持一妇人”两句,通过对比天下的广阔与权力的集中,揭示了国家治理中的问题。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之车的装饰,这里象征着皇权;玉玺,则是象征最高权力的印信。这两句表达了对权力被非正统人物掌握的不满和担忧。

“万里河难塞瓠子,九霄星未转钩陈”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国家的困境。瓠子,黄河的一段,此处比喻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九霄星,指天空中的星辰,象征国家的稳定与秩序;钩陈,星宿名,此处借指朝廷的权力结构。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不力、危机四伏的忧虑。

最后,“三公一国狐裘赋,谁是安危社稷臣?”以“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师、太傅、太保)的职责与狐裘赋(一种描述官员奢华生活的文学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在国家面临安危之际,真正能担当起责任、维护国家稳定的贤臣何在。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政者无能为力、国家前途堪忧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反思和忧虑,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呼唤,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和议成志感

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

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

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启銮喜赋

千官万骑奉龙骧,跸路爻闾扈从忙。

罪首既诛昏墨贼,民心犹戴往黄皇。

神灵拥护华舆稳,父老欢迎麦饭香。

回首南山宫阙峻,定知在莒永无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车驾驻开封府

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

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其一)

骆胡曾左凋零尽,大政多公独主持。

万里封侯由骨相,中书不死到期颐。

檿弧卒挽周衰德,华衮优增汉旧仪。

官牒牙牌书不尽,盖棺更拜帝王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