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喜雨歌

韶华荡漾三月天,绿杨枝上嘘晴烟。

田家望雨心正渴,鸣鸠数声风飒然。

墨云低覆塍头树,好雨弥空下如注。

润物潜看霢霂流,及时溥谢甘霖布。

宿麦芃芃穗渐黄,新荷簌簌初抽秧。

总为朝来一犁足,坐令终岁成丰穰。

丰穰有兆欢声作,击壤长歌物咸若。

四海均沾造化功,题诗为纪田家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田家喜雨歌》描绘了明朝倪岳笔下春日里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与丰收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如何通过雨水滋润万物,激发了农人的希望与欢愉。

首句“韶华荡漾三月天”,开篇即点出春日的美好时光,春风吹拂,万物复苏,为全诗奠定了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基调。接着,“绿杨枝上嘘晴烟”一句,通过绿杨和轻烟的描绘,营造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仿佛是春天的序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生机与活力。

“田家望雨心正渴,鸣鸠数声风飒然”两句,将农人对雨水的渴望与自然界的反应巧妙结合,通过鸣鸠的叫声和微风的飒然,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即将来临的信息。

“墨云低覆塍头树,好雨弥空下如注”描绘了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墨云覆盖着田间的树木,雨水如同瀑布般从空中倾泻而下,充满了力量与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润物潜看霢霂流,及时溥谢甘霖布”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万物生长的重要性,它如同甘露,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大地,使得万物得以茁壮成长。

“宿麦芃芃穗渐黄,新荷簌簌初抽秧”则具体描绘了雨水对农作物的影响,成熟的麦穗逐渐泛黄,新生的荷叶轻轻摇曳,初生的秧苗在雨水中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最后,“总为朝来一犁足,坐令终岁成丰穰”表达了这场及时雨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一次短暂的滋润,更是对未来一年丰收的保证。而“丰穰有兆欢声作,击壤长歌物咸若”则通过农人的欢声笑语和击壤长歌,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四海均沾造化功,题诗为纪田家乐”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这场雨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不仅是田间的一片欢腾,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福祉,值得被铭记和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劳动人民辛勤耕耘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颂扬。

收录诗词(483)

倪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雨叹

近山茫茫远山黑,万里乾坤同一色。

窗前乱脚雨如麻,窗里孤踪泪成血。

岁云暮矣三日雪,冰凝初晴地犹裂。

不堪两日雨经宵,一点一声心寸折。

新坟已筑高嵯峨,旧坟犹作荒坡陀。

长镵欲出泥没胫,对此踟蹰将奈何。

青松初长三尺过,买栽远自南山阿。

一时委积不复数,厨奴失喜炊薪多。

年来苦恨穷愁续,把卷茕然不能读。

寒灯冷雨愁转长,忍听东邻夜深哭。

晓起邻翁来致辞,丈人虽苦何足知。

谁家葬母水盈坎,腊月庚申从?师。

形式: 古风

双凤行寿李裕之秀才父母

金乌刷羽扶桑晓,蜃阁龙楼海天杳。

眼中指点望蓬莱,波心一点青山小。

蓬莱寿翁须发苍,霞裾独速摇璚珰。

手持云笈控朱鹤,来访李耳长生堂。

为言仙李蟠根久,丹实轮囷大于斗。

上有高巢双凤凰,相对如宾复如友。

老雄文采光陆离,朝阳哕哕呼其雌。

并饮瑶池饱玉液,联步瑶阶餐玉芝。

莫道春流绿如剪,已见蓬莱水清浅。

莫道蟠桃几度花,不把繁华挂双眼。

閒来共憩丹山梧,梦游圆峤仍方壶。

逍遥忘却老将至,慰意更有二灵雏。

大雏已负冲霄志,览德将为太平瑞。

小雏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随阅清世。

寿翁语罢呼曲生,冰弦醉弄南薰声。

夜凉如洗不知暑,宝婺正映弧南明。

忽传翁姥佳期共,泥椷拟致长生颂。

仙軿望尽鹤飞遥,聊向尊前咏双凤。

形式: 古风

喜雨谣

寒芒万丈飞天锋,东西交射层霄中。

火云盘礡不肯散,焰光时作烧天红。

六鳌屃屃撼坤轴,却送江南三月风。

喧豗捲尘蔽白日,咫尺浮翳成昏蒙。

两丸黑白互荡激,十日始怜后羿功。

相逢尽道水脉涸,巢湖有路行人通。

高田低田总如赭,踏车不救秧苗空。

庙堂祝币来群公,纷纷走谒缁黄宫。

痴童呼天口欲裂,天亦不闻如耳聋。

我意天应悯赤子,似恶此举真愚庸。

片云不生暑威炽,嗟我绝望心力穷。

五月九日水羊舞,忽然雨脚来濛濛。

夜深萧飒飞转急,决渠涌壑来神工。

我知此雨岂人力,枯槁振起生意融。

我不愿天能雨豆,谁解作粥苏疲癃。

我不愿天能雨针,谁解补衮为华虫。

但欲此雨滂沱足三日,叱咤海若鞭苍龙。

河流滔滔通万漕,田畴拍拍酬三农。

拟效周诗赋云汉,载仰帝德歌年丰。

形式: 古风

戏题素扇短歌

君不见,秋空月,十二阑干照圆缺。

金波半泻落苍茫,欲与人间洗炎热。

又不见,春空云,卷舒重叠成氤氲。

一片飞来不盈把,翛然殿阁生微薰。

匠意经营削寒玉,方寸机关巧装束。

云青月白指掌间,伐尽剡藤犹未足。

我欲扬仁风,置之怀袖中。

乘时致身贵有用,乾坤阖辟谁为功。

赤日迟迟驻南陆,却忆闾阎苦蒸溽。

咫尺一动摇,引领望清肃。

云有阴,月有阴,卷舒圆缺皆天心。

安得春云秋月十万里,尽令四海除烦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