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寞空斋里,闲情起暮吟。
路长沙鸟尽,人在翠微深。
远树烟中没,寒花竹外寻。
自嫌名与利,谁识此生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寂斋室,内心充满闲适之情,在傍晚时分独自吟咏。他漫步在沙路上,周围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只身行走在苍翠的山林深处。远处的树木隐没在迷蒙的雾霭中,而诗人则在竹林外寻找着寒冬中的花朵,似乎在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诗人自嘲于追求名利的世俗眼光,感叹无人能真正理解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不详
天津桥上望,如在玉门关。
月过东西浦,江分远近山。
凄凉三尺墓,兴废六朝间。
千古登临地,寒潮自往还。
望远生愁思,凄凉处处同。
青山迷旧冢,芳草蔽闲宫。
雨过城楼月,潮回鼓角风。
十年怀古恨,多在六朝中。
雨雪寒窗下,孤灯夜不眠。
衰残如旧日,荣达是何年。
已觉观书妄,方参入世缘。
存心在仁理,何必后人传。
人生厌别离,老去更何为。
独对清明雨,闲吟社日诗。
野蜂成蜜早,海燕入帘迟。
未尽寻春兴,应须愧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