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三)

不分简絜与胡苏,故道谁翻《禹贡》书。

田舍薪茭官赋税,山城沙砾古河渠。

微波竞走催租吏,积雨难通治粟车。

众妙门前重伫立,满衣尘土发萧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清代王苏的《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三)》描绘了诗人行经乡村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首句“不分简絜与胡苏”,可能是在表达对前人著作《禹贡》的敬意,或是说不拘泥于学术细节,直接触及现实。接下来,“田舍薪茭官赋税”写出了农民艰辛的生活,田间的薪柴和芦苇成为官府征税的对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税收制度。

“山城沙砾古河渠”描绘了山城的风貌,沙砾遍地,古老的河渠见证着历史的痕迹。接着,“微波竞走催租吏”形象地写出官差催缴赋税的紧迫,而“积雨难通治粟车”则暗示了因雨水阻隔,粮草运输的困难。

最后两句“众妙门前重伫立,满衣尘土发萧疏”,诗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感慨万千,满身尘土,头发稀疏,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过往岁月的沉思。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收录诗词(13)

王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闸

欸乃荡空碧,孤舟晓欲东。

残春野色外,乐岁市声中。

鸟语林端日,潮音水面风。

渔郎尚酣睡,隔宿一镫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淮关

晚市荒烟外,重关积水边。

闲云过江散,孤月入淮圆。

岁俭增粮价,装轻减税钱。

青青几株柳,曾系去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金桧门徒先生自书观剧诗册

少时藏弆先生书,五十六字蟠骊珠。

高句丽纸老蚕茧,河南笔妙包欧虞。

岂知翰墨有瓜葛,门生门下称生徙。

能诗光禄守家法,书画不许寒具污。

急搜行箧出真迹,珍比遗笏归魏谟。

瓯山不见锡山远,兰亭真本人间无。

朅来晋陵访老守,衔杯共补消寒图。

酒阑郑重出诗册,册纸虽破墨未枯。

当时观剧卅绝句,丝竹陶写聊自娱。

识是先生暮年笔,书成醉倩门生扶。

何期零落入书肆,肯令散乱抛中衢。

贤孙购得谨什袭,赵璧价抵千瑶瑜。

架笔安用青珊瑚,荐地安用红氍毹。

人生如戏戏易散,登场傀儡空喧呼。

若非老笔传幻景,焉得冷眼留真吾。

如今试问吟风阁,更有何人唱鹧鸪。

形式: 古风

乌江

楚歌四面天茫茫,数行泣掩重瞳光。

君王岂特万人敌,淮阴自将十万当。

东城仅存廿八骑,犹能斩将夸身强。

大泽掀泥走辟易,神骓难踏波汪洋。

泗上亭长逼兄弟,乌江亭长须君王。

江东虽小尚足王,一语气已吞萧张。

曷不用之作舟楫,汉兵后至无帆樯。

货宝妇女委弃尽,纵不富贵宜还乡。

胡为刎颈赠故旧,实乃自暴非天亡。

至今遗庙向江涘,尘土满目春风凉。

阶前舞草何旖旎,贞魂不屑为鸳鸯。

思将白铁铸项伯,舁而跽之两戺旁。

男儿失节美人死,寘令相对知惭惶。

惜哉亭长计不售,姓名乡里遗子长。

八千子弟无一返,孤儿泣血心慨慷。

钟离昧存季布在,呼使将此恢咸阳。

事功不成死未晚,仆者复起诚难量。

鸿门一误乌江再,杜默何缘涕泗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