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九博士秩满之天官

我闻昔时伸蒙子,乃在筹峰白云里。

一朝高议动金门,千载香名照青史。

君是伸蒙几叶孙,世泽流传今尚存。

宁将词赋客梁苑,肯随剑里趋平原。

重林书舍何潇洒,花屿南头董峰下。

巷曲能回长者车,门前每系青骢马。

未年三十教黉宫,官舍潇然多好容。

坐上谈经若流水,众中答问如撞钟。

今年官满朝京国,残叶秋风逗行客。

浙水寒山鸟外青,吴门曙月烟中白。

九月秣陵鸿雁飞,霜花扑人初著衣。

日晚行过石渠署,天明入觐黄金扉。

蓬莱参差五云遍,钟阜苍苍压淮甸。

凤阙韶音袅袅闻,龙池柳色深深见。

此去应怀明主恩,石田茅舍不须言。

男儿亦在功名早,何必栖栖恋故园。

城隅别酒同倾写,愧我萧条孟诸野。

相送寒江万古心,他年来问山中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送林九博士秩满之天官》描绘了对友人林九博士升迁的祝贺与期待。诗中首先追溯了林氏家族的显赫历史,赞美其才学和家风传承。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林九博士辞去文学生涯,步入仕途的赞赏,认为他不应局限于词赋,而应追求更高的功名。

诗中通过描绘林九博士的居所——“重林书舍”和“花屿董峰”,展现了其生活的雅致与学识的氛围。他对教育的热情和学术上的才华被生动刻画,如“坐上谈经若流水,众中答问如撞钟”。升迁后,诗人想象他在旅途中的景象,浙水吴门的景色与朝廷的壮丽形成对比,寓含着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诗人鼓励林九博士不忘君恩,积极进取,不必过于留恋故乡,表达了对朋友出仕的激励。离别之际,他们以酒抒怀,诗人自谦自己虽然落魄,但对友情的深厚如同江水般绵延。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将来能与山中隐士交流的期待,寓意着对林九博士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陈思孝石田山房

阿谁书室山阴墅,旧是郎官栖隐处。

山头先雪剪茅茨,石上开云种禾黍。

禾黍秋香酒满杯,绿萝花发映莓苔。

龙龛树底钟初断,金漆湖边月又来。

柴门尽日人稀到,山叶无风自飞堕。

阶下红泉鸟饮残,谷口青泥鹿行破。

忆昨郎官未仕时,石田茅舍此栖迟。

青山醉逐渔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儿。

金陵大道青天上,别后丘园也惆怅。

四壁寒蛩夜夜声,一帘草蔓青青长。

往事浮云共渺然,风流嘉政殁仍传。

旧箧愁看书尚在,开门时见揭犹悬。

看君亦是青云器,野性还应爱山水。

高卧山中绝世尘,萧萧风木更悲辛。

男儿达节有如此,未必寻常畎亩人。

形式: 古风

赋得剑津送郑孟宣之江右考文

闽溪迢迢絓绝壁,平津之水深千尺。

神物湮沈不复知,往往潭心飞霹雳。

银河掩映流寒声,玻瓈井底双龙行。

九华山色纷照耀,丹枫寂历秋风鸣。

吾夫子,浮丘生,送君几度持文衡。

扁舟触热那可度,来往津头须濯缨。

形式: 古风

送林彦宾重庐州省兄

斗酒不忍别,空歌叹离群。

梦随楚天鸟,心逐淮山云。

九月梨花红,千门响砧杵。

朝拂车上霜,暮投月中墅。

一别连枝几断魂,秋风又念鹡鸰原。

此行莫作分飞雁,看尔双双归故园。

形式: 古风

题林良箴琴乐卷

太朴日已远,希音竟谁怜。

见君奏流水,邈然无徽弦。

弦中掩抑多深思,世上谁能识君意。

爱客宁无沽酒资,得钱祗是修琴费。

四十年高尚不官,琴心应与道心閒。

羡君布衣能自乐,知君一瓢能自宽。

兴来拂宫羽,泠然转清商。

脱略徽轸外,人琴两相忘。

阴林折竹寒萧洒,暗水流冰雨飘瓦。

雪海凉天落雁秋,空山腊月乌啼夜。

山妻听曲欲忘贫,稚子弄弦心亦淳。

闭门不受知音赏,应似悠悠太古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