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晋卿

子政还传中垒官,景丹一札动长安。

才推玉树披云馆,名在金茎承露盘。

作赋雄风龙堞起,怀人明月兔园寒。

应知同甫悲歌意,剪烛忧时过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子政官复中垒职,景丹书信震动长安城。
才华出众如玉树临风,名声显赫在金制露盘。
作赋时气势如龙腾城楼,思念故人月夜兔园清冷。
想必你理解同甫的哀歌之情,深夜剪烛忧国事直到天明。

注释

子政:指子政官复任中垒官。
传:恢复。
中垒官:古代官职。
景丹:历史人物,此处代指人名。
动:震动。
长安:古都长安。
玉树:比喻人才出众。
披云馆:形容显赫的住所。
金茎承露盘:古代皇家建筑,象征尊贵。
作赋:写作文章。
雄风:豪迈的文风。
龙堞:城墙上的龙形装饰,比喻壮丽。
兔园:借指清冷的园林,寓含思乡之情。
同甫:辛弃疾的字,这里泛指有相似情怀的人。
悲歌:悲伤的歌曲或诗篇。
剪烛:古人夜间剪烛照明。
忧时:忧虑时局。
过夜阑:度过深夜。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柳是所作,名为《赠刘晋卿》。从诗的内容来看,柳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子政还传中垒官”,子政指的是古代名将赵子政,其“还传”可能是指其英勇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中垒官则是一个地名,结合上下文,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诗人所处的高位或坚固之地。

接着是“景丹一札动长安”,景丹可能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者别称,一札即是一封信。这里表达了一份书信传递的力量,足以撼动整个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第三句“才推玉树披云馆”,玉树比喻诗人之才华横溢,如同玉质的树木一般美好;披云馆则可能是指某个高雅的书房或居所。这里描绘了诗人的文采风流。

“名在金茎承露盘”中,金茎可能是指金枝或其他贵重之物,承露盘则是指接收天降甘露的器皿。这句强调了诗人声名远播,如同承接天赐一般尊贵。

第五句“作赋雄风龙堞起”,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在写作时的气势如龙,笔力雄厚,能够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

“怀人明月兔园寒”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清冷的月光下,兔园(可能指某个地方名)显得格外寂寞和凄凉,这里体现了诗人孤独与怀旧的情感。

最后两句“应知同甫悲歌意,剪烛忧时过夜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以及自己对于时代的忧虑。同甫可能是指某个志同道合之士,悲歌意则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寄托;而“剪烛忧时过夜阑”则是描写在深夜里,诗人通过剪烛(一种古代的计时方法)来度过漫长的夜晚,同时对时代的不满与担忧也随之增长。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景物描写、历史感怀和个人情感表达,是一篇集思念、忧虑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先蚕六首(其三)奠币用《娭安》

皇天降物,屡化若神。圣实先识,躬以教民。

功被天下,为万世文。币以达志,庶几彻闻。

形式: 四言诗

先蚕六首(其二)升降用《翊安》

掩抑笙箫,铿谹金石。神来宴娭,嘉我休德。

奉祀之臣,洗心翊翊。锡兹福禧,以惠四国。

形式: 四言诗

先蚕六首(其一)迎神用《明安》

生民之朔,衣皮而群。惟圣有作,被冒以文。

礼乐以成,贵贱以分。欲报之德,金石谐均。

形式: 四言诗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其十三)

天心仁佑,坤德世昭。灼有慈范,著于累朝。

俭以赞虞,勤以承尧。是用则效,共励夙宵。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