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民之朔,衣皮而群。惟圣有作,被冒以文。
礼乐以成,贵贱以分。欲报之德,金石谐均。
这段文字摘自宋代文学家对于古代社会秩序的描绘和赞美。在这短小的诗句中,作者首先描述了人类早期以兽皮为衣、集体生活的情景。接着赞扬只有圣明之君能创造出文化文明,使人们脱离野蛮状态,拥有了礼仪与乐章,从而形成了社会等级秩序,并通过这些来区分贵贱。
诗句中的“金石谐均”表达了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即便是最坚硬的金属与最柔软的丝绸之间都能达到平衡和谐调,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对于社会秩序所追求的完美与和谐。同时,这也暗示着对圣君的崇拜,因为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君主被视为天道人心的体现者,是维护宇宙和社会秩序的关键。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远古至圣明君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于圣王之德的歌颂。这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礼制与社会秩序的重视。
不详
天心仁佑,坤德世昭。灼有慈范,著于累朝。
俭以赞虞,勤以承尧。是用则效,共励夙宵。
光佑晏宁,惠慈燕喜。寿仁并崇,家邦均祉。
懿文交举,壶册嗣美。维亿万年,爱敬惟似。
象服之文,鹊巢之风。化以妇道,觐于内宫。
采蘋涧滨,采藻涧中。夙夜在公,赞彼累功。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