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北觉隆上人

水北多僧寺,生公院最幽。

地高平受月,林密静宜秋。

梵语中天应,钟声下界浮。

文园多病客,回首欲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石珝的《寄北觉隆上人》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僧院景象。首句“水北多僧寺”,点出寺庙位于水边,环境清静,僧侣众多。接下来的“生公院最幽”特指生公院,暗示这是一个特别隐秘、深藏于山水之间的禅院。

“地高平受月”描绘了寺庙所在之地地势较高,夜晚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明亮。而“林密静宜秋”则通过茂密的树林和凉爽的秋意,渲染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这两句写景,富有禅意,暗示出僧人的修行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梵语中天应”描绘僧人在诵经时的声音仿佛直达天际,体现了佛教的神圣和超然。最后一句“钟声下界浮”,以钟声荡漾在空气中,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心灵的洗涤,也表达了诗人对僧院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觉隆上人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院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自己想要沉浸其中的情感,流露出淡淡的诗意和禅意。

收录诗词(10)

石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雁伤翮育于庭中有感

自是排云侣,秋深被网罗。

耦行犹作字,长恨不成歌。

北望燕山月,南思楚水波。

忽惊楼外影,愁绝定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游北寺亨上人后园

偶为寻诗出,秾华触眼新。

鸟歌行酒地,花覆倚阑人。

风籁浑无谱,虫书太逼真。

绝胜弦管夜,红袖舞香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性公院

清斋夜无寐,星月耿前除。

野客寻诗罢,高僧入定初。

欲来还去梦,才读又忘书。

岂为悲华发,聪明渐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新雪

雪意已崇朝,凌风叶旋飘。

着衣初点点,入竹故萧萧。

翠壁谁凝望,青帘久费招。

期君坐今夕,烧烛看琼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