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别

花气压帘愁不扫,细雨粼粼长芳草。

玉钗燕尾剪春寒,坐惜流年镜中老。

东风吹柳人不知,春娇满眼颦双眉。

吴松锦字梦中得,晓来月落闻乌啼。

南园日暖蝴蝶醉,香雾熏人海棠睡。

朱门小立蹴金莲,落红起作离人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春别》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画面。首句“花气压帘愁不扫”,以浓郁的花香渲染出离别的愁绪,仿佛连帘幕也无法阻挡。接着,“细雨粼粼长芳草”描绘了细雨滋润着青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离愁的绵长。

“玉钗燕尾剪春寒”写女子的发饰在春寒中显得更加娇美,但内心却因时光流逝而感伤。“坐惜流年镜中老”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镜中的容颜已显老态。接下来,“东风吹柳人不知”暗示离别在悄然无声中发生,春风轻拂柳絮,却无人察觉。

“春娇满眼颦双眉”通过女子的神态,展现她满眼春色却愁眉紧锁的复杂心情。“吴松锦字梦中得”可能是指她在梦中收到远方的书信,寄托着思念之情。“晓来月落闻乌啼”则以清晨的月落和乌鸦的叫声,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南园日暖蝴蝶醉,香雾熏人海棠睡”描绘了南园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美景却无法抚慰离别之痛。“朱门小立蹴金莲”写女子在华丽的府邸门前站立,足踏金莲,暗示其身份高贵,但此刻只能独自承受离别之苦。“落红起作离人泪”以花瓣飘落象征着离别的眼泪,哀婉动人。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南台月

城南江上逢中秋,城南石梁初截流。

长虹一道贯秋色,中分百里江南州。

残露消尽鱼尾黑,金蛇翻动三江白。

冰轮拥出碧玻瓈,照见钓龙台上客。

台中之客怀古心,黄河太华三登临。

今年携月醉台畔,越水越山为月吟。

无诸城里人如海,无诸故冢埋残霭。

无诸台上草离离,龙去台空三十载。

昔龙已去江悠悠,今龙虽在人未求。

怀珠岂立此台下,要上黄金台上钩。

乾坤四顾渺空阔,诗书亢气行勃勃。

合沙古谶此其时,天下英雄求一决。

南台月照男儿面,岂照男儿心与肝。

燕山买骏金万斛,万里西风一剑寒。

形式: 古风

征妇怨

有柳切勿栽长亭,有女切勿归征人。

长亭杨柳自春色,岁岁年年送行客。

一朝羽檄风吹烟,征人远戍居塞边。

辚辚车马去如箭,锦衾绣枕难留恋。

黄昏寂寞守长门,花落无心理针线。

新愁暗恨人不知,欲语不语颦双眉。

妾身非无泪,有泪空自垂。

云山烟水隔吴越,望君不见心愁绝。

梦魂暗逐蝴蝶飞,觉来羞对窗前月。

窗前月色照人寒,迟迟钟鼓夜未阑。

灯阑有恨花不结,妆台尘惨恨班班。

半生偶得一锦字,道是前年战时苦。

一朝血杵烟薮除,腰间斜挂三珠虎。

妾心自喜还自惊,门前忽闻凯歌声。

锦衣绣服归故里,不思昔日别离情。

别离之情几青草,镜里容颜为君老。

黄金白璧买娇娥,洞房只道新人好。

形式: 古风

春游太真观

东风恼人如著酒,晓莺啼断门前柳。

青山忽然契我怀,飞上玄都弄星斗。

绿云弄雨小立久,几片落花春在手。

辽东白鹤胡不归,松下丹铅老霜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二宫人琴壶图

行云留影雪弄香,藕丝织翠芙蓉裳。

春风拂拂兰蕙芳,金殿不锁双鸳鸯。

冰弦素手弹凤凰,玉壶投矢声玎珰。

花落无人春寂寂,侍女空抱琵琶泣。

谁知绝代有佳人,不解倾城与倾国。

笙歌别院留春住,婵娟千古蛾眉妒。

却笑长门闭阿娇,黄金好买相如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