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访道人于宝林庵阁限韵

春深云阁始经过,水面青钱已长荷。

红粉色空消世幻,黄庭香透袅烟萝。

风清法座猿听讲,日静禅林鸟和歌。

参谒特来求半偈,回头苦海息狂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访问道人于宝林庵阁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春深云阁始经过”,以“春深”点明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繁盛;“云阁”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进入一个精神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水面青钱已长荷”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荷叶比作“青钱”,生动地描绘了荷叶在水面上铺展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命的流转与成长。接着,“红粉色空消世幻,黄庭香透袅烟萝”两句,通过色彩对比,表达了对世间虚幻的洞察与超越,同时借“黄庭香”与“烟萝”的香气,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风清法座猿听讲,日静禅林鸟和歌”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禅宗修行场景,风清月白之下,法座上似乎有人在讲经说法,连山中的猿猴都听得入神;而禅林之中,鸟儿的歌声与日光的静谧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精神世界和谐共融的向往。

最后,“参谒特来求半偈,回头苦海息狂波”两句,表达了诗人此次来访的目的——寻求智慧的启示,以期在人生的“苦海”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这里的“半偈”象征着佛法的精要,而“回头苦海息狂波”则是对人生追求与解脱的深刻思考,寓意着通过内心的修行与觉悟,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

收录诗词(1)

黎存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溪杂兴

一望菰蒲杨柳,万家烟雨楼台。

江南何处相近,桃叶渡口归来。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飞来寺

十九峰头古木蕃,谁移梵刹此中蟠。

洞云溪月堪招隐,竹径松门可避喧。

宝塔千秋函舍利,玉环何处觅归猿。

问奇应尽登临兴,簪绂相看且莫论。

形式: 七言律诗

燕中除夕

岁尽为今夕,家乡近若何。

书缘遥路断,客向别愁过。

日月随人老,杯盘且自歌。

亲知余未反,休更倚门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夜坐有怀

独坐尘缘息,开樽漫自倾。

空庭留月色,疏叶落寒声。

雾薄千山暝,灯残万籁清。

念我平生友,悠悠无限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