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题为《送许仲贻之南京奉常》。诗中以深情厚谊开篇,回忆起当年与友人许仲贻相逢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许仲贻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诗中以“国士”相称,赞美其非凡才学和高尚品行,如桂树早春先于千佛绽放,象征着许仲贻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又以翔鸾比喻其官场地位的提升,如同飞鸟直入九霄云外,展现出其在仕途上的辉煌。
接着,诗人描绘了许仲贻即将前往的南京,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历史底蕴,以及他将驻足的奉常官署,以“园林门带金陵市,俎豆山留玉殿祠”两句,既展现了南京的市井风貌,也暗示了奉常官署的庄严与神圣。最后,诗人想象许仲贻在南京的日常生活,料想其必有许多乐事可享,而他的高洁品格和才华横溢,无疑会令周围的人羡慕不已,尤其是那“清标谁不羡琼枝”,直接表达了对许仲贻美好品质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典雅,不仅赞颂了许仲贻的个人成就与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