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韝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戎兴。

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

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常说秋天悲伤难以表达情感,我却喜欢在枕边聆听秋的声音。
疾速的鹰从箭袋中飞出,爪子和喙都显得强健有力,勇士握剑时精神焕发。
我也振奋起来,战胜疾病,仿佛能轻易地擒获敌人。
拉开弓弦,大雁落下,诗篇也随之完成,我的文笔虽不及弓的力量强劲。
五原的草木枯黄,苜蓿一片荒芜,青海的风卷起蓬草,发出萧瑟之声。
战事结束,捷报传来,我又跨上战马,跟随皇帝的车驾返回辽东。

注释

人言:人们常说。
悲秋:秋天的悲伤情绪。
难为情:难以表达。
枕上:枕边。
闻秋声:聆听秋天的声音。
快鹰:疾速的鹰。
下韝:从箭袋中飞出。
爪觜健:爪子和喙强健。
壮士:勇士。
抚剑:握剑。
精神生:精神焕发。
奋迅:振奋。
衰病:疾病。
擒戎兴:擒获敌人的兴致。
弦开:拉开弓弦。
雁落:大雁落下。
诗亦成:诗篇完成。
笔力:文笔的力量。
未饶:不如。
弓力劲:弓的力量强劲。
五原: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草枯:草木枯黄。
苜蓿空:苜蓿荒芜。
青海:地名,今青海省。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风卷蓬:风卷起蓬草。
草罢:战事结束。
捷书:捷报。
重上马:再次跨上战马。
銮驾:皇帝的车驾。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今辽宁一带。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声》,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不同于常人的悲秋情绪,他反而在秋夜枕上聆听秋声中找到了振奋和力量。通过描绘快鹰展翅、壮士拔剑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虽身患衰病,但仍能激发起昂扬斗志,仿佛能轻易擒敌一般。他在创作诗歌时,笔力与弓力相媲美,显示出其才情横溢。

接下来,诗人以五原草木凋零、青海风声萧瑟的景象为背景,寓言战事的艰难与自己的决心。即便完成军事胜利的捷报后,诗人也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征程,跟随銮驾远赴辽东,展现出他的忠诚与坚韧。整首诗情感饱满,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陆游豪放洒脱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怀

策策桐叶风,濛濛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

荷戈北戍秦,挂席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馀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秋怀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幕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莫,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其二)

短裘入重云,长镵求灵药。

人蔘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

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其十)

丈夫素所学,致主齐羲轩。

恨无同志人,徒欲起九原。

痛哭惊世俗,著书成空言。

岁月去衮衮,吾其死空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