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杜预

旄头两度茀钩陈,黄色频年斗孟春。

长历春秋两高阁,东南填淤正肥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旄头两次照亮了北斗星,每年春天黄色的光芒频繁出现。
经历了春秋两代的辉煌,东南地区因为淤泥堆积而土地肥沃。

注释

旄头:古代天文中的北斗七星之一,象征帝王或国家。
茀钩陈:古代星宿名,北斗七星之一。
频年:连续多年。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长历:长久的历史。
春秋:指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高阁:指朝廷或高位。
东南填淤:东南地区地势低洼,积水淤积。
肥民:使土地肥沃,有利于百姓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描绘“旄头”(古代星象,象征战争)两次出现在黄道(古人认为与天子气运相关)和“斗孟春”(春季北斗七星之一),暗示了战乱频仍的时局。"长历春秋两高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朝廷决策高层,这里暗指朝政更迭频繁。最后,“东南填淤正肥民”则描绘出战乱导致的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土地荒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整首诗以历史隐喻的方式,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杨太后

丑短妍长熟用心,国家持换郭槐金。

一门姊妹同倾晋,饿死犹轻罪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咏史.杨修

簏中是绢不能知,妄把聪明察色丝。

五等人伦皆扫地,多文好学欲何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杨珧

涂山千载又关雎,几世天家共玉舆。

不友凤凰池上客,全宗安用石函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咏史.苏东坡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

天津醉里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