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静慈寺分韵得冬字

客况萧条逼暮冬,远寻方外散尘踪。

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

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

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探访静慈寺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客况萧条逼暮冬”点明了季节与氛围,暗示着旅程的孤独与寂寥。接着,“远寻方外散尘踪”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通过远离尘嚣的探索,寻找内心的平和。

“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两句,运用了巧妙的地点转换,将西湖的秀美与香山寺的幽静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意境。西湖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而香山寺则代表了精神的归宿与文化的传承。

“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这两句,通过梅花的苦吟与竹叶的醇厚味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梅花的苦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思考,而竹叶的醇厚则寓意着生活的甘甜与满足。

最后,“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表达了诗人与老僧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这种精神交流的珍视。老僧作为斯文的友人,不仅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智慧与道德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心灵之旅的全过程,从外界的探索到内心的发现,再到与智者的相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思堂

生我劬劳德未酬,百年岁月去如流。

羹藜季路思何及,风木乐鱼恸未休。

南涧采蘋供俎豆,西山酌酒酬松楸。

堂前因种啼乌树,啼得慈乌也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雪堂二首为慈溪孙璚赋(其一)

雪花堆白满阶除,有客开窗夜读书。

只欲清光辉简册,不知寒气袭襟裾。

闭门僵卧成何事,披氅闲行谩自如。

年少寸阴须竞取,肯辞勤苦废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雪堂二首为慈溪孙璚赋(其二)

映雪先生迹已遐,肯堂重为令孙誇。

香芸插架开千叶,玉树临阶缀六花。

璀灿光中书半启,吾伊声里鼓三挝。

蹇予曾主程门者,抚卷题诗兴转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两浙朱运使考绩二首(其一)

春早江南柳未生,送君无物赠君行。

寒松自有凌霜操,秋水元来彻底清。

煮海坐看成政绩,朝天伫见沐恩荣。

临风莫叹头如雪,廊庙登庸属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