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砺十首(其九)

王道一陵夷,风俗愈卑隘。

至于读书者,见利直下拜。

一或持高论,聚笑议为怪。

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十三砺十首》之九。在诗中,郑思肖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知识传播者的呼唤。

首句“王道一陵夷,风俗愈卑隘”,点明了社会道德和政治秩序的衰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风日下。接着,“至于读书者,见利直下拜”揭示了在利益驱动下,即便是读书人也失去了应有的操守,盲目追求功利。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一或持高论,聚笑议为怪”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对于坚持真理或独特见解的人的冷漠态度,甚至将其视为异端,嘲笑和排斥。这不仅是对个人思想自由的压制,也是对社会创新和进步的阻碍。

最后,“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唤醒社会、传播正道、引领风气之先的智者或领袖的渴望。这里的“振木铎”比喻振作精神,敲响警钟,以唤醒沉睡的社会意识,开启人们的心灵,使之不再闭塞。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强烈的呼吁,展现了郑思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十三砺十首(其十)

夙生抱一诚,天亦莫能破。

云胡白昼中,开眼而死坐。

猛然风雨生,一叱万邪挫。

卒使世上人,子孙未相贺。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题萧梅初旧所藏钱塘王畿图二首(其一)

阴山腥马蹂京尘,锁杀宫花不识春。

哭问钱塘江上月,如今谁是去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萧梅初旧所藏钱塘王畿图二首(其二)

抚膺唁国问苍苍,郭唶声中喜气昌。

偷报故都忠义士,赵家天下又南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十四砺二首(其一)

法驾遥巡六载馀,农桑烟火顿萧疏。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

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

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