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首(其二)

天涯霜雪叹春迟,春到天涯思转悲。

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苍痍。

周王车驾穷南服,汉将旌旗守北陲。

莫讶春盘断生菜,人间菜色正离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来得迟缓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首句“天涯霜雪叹春迟”以“天涯”和“霜雪”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寒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迟迟未至的感叹。接着,“春到天涯思转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天的到来反而引发了诗人的悲伤情绪,可能是因为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某种变化或结束。

“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苍痍”两句,通过描写破败的房屋和无力的东风,形象地展现了社会的凋敝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里的“空杼轴”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贫困与匮乏,而“东风无力”则暗示了外界环境的无力改变现状。

“周王车驾穷南服,汉将旌旗守北陲”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通过对比古代帝王的辉煌与现代的衰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周王车驾穷南服”指的是周王朝的远征,而“汉将旌旗守北陲”则是指汉朝边疆的防御。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最后,“莫讶春盘断生菜,人间菜色正离仳”以春盘(古代立春时的食物)和生菜的短缺,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贫困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这里的“离仳”可能指的是分离、离散,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迟来、社会的凋敝、历史的变迁以及人民的疾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游庐山开先寺

僻性寻常惯受猜,看山又是百忙来。

北风留客非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

白日高峰开雨雪,青天飞瀑泻云雷。

缘溪踏得支茆地,修竹长松覆石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又次壁间杜牧韵

春山路僻问归樵,为指前峰石径遥。

僧与白云还暝壑,月随沧海上寒潮。

世情老去浑无懒,游兴年来独未消。

回首孤航又陈迹,疏钟隔渚夜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舟过铜陵野云县东小山有铁船因往观之果见其彷佛因题石上

青山滚滚如奔涛,铁船何处来停桡?

人间刳木宁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

仙人一去已千载,山头日日长风号。

船头出土尚彷佛,后冈有石云船稍。

我行过此费忖度,昔人用心无乃忉?

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

秦鞭驱之未能动,傲力何所施其篙。

我欲乘之访蓬岛,雷师鼓舵虹为缫。

弱流万里不胜芥,复恐驾此成徒劳。

世路难行每如此,独立斜阳首重搔。

形式: 古风

山僧

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

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

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

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