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一)

密密堂堂早二三,本来无物更何堪。

痴人见了生欢喜,作者相逢满面惭。

形式: 偈颂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事物的本质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首句“密密堂堂早二三”描绘了一种密集而有序的状态,暗示着宇宙间万物的排列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内在的秩序。接着,“本来无物更何堪”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如果从本质上看,世间万物并无实体,那么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又如何存在?这句诗引导读者思考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联,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后两句“痴人见了生欢喜,作者相逢满面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痴人”可能指的是那些被表象迷惑,未能洞察事物本质的人,他们对眼前的事物感到欢喜,却忽略了更深层的意义。而“作者相逢”则可能是指那些理解了事物本质的人,在与他人分享这种理解时,会因自己的洞见而感到惭愧,因为这惭愧中蕴含着对自身无知的反省和对他人的尊重。整首诗通过对比痴人与智者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深刻认识世界之美的追求,以及对自我认知局限性的谦逊态度。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二)

悟人千个道无忧,肯信遭他第二头。

寂寞山花寒食后,夕阳西去水东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三)

长连床上狐屎尿,三圣堂前狗吠春。

跳出金牛窠窟子,月明照见夜行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四)

玄沙三种病人,有理不在高声。

引得香严老子,走来树上悬身。

形式: 偈颂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五)

祸福威严不自灵,残杯冷炙享何人。

一从去后无消息,野老犹敲祭鼓声。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