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七)游洞庭将归再赋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

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

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洞庭东山游览即将返回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以对比手法,将城市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进行对比,强调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接着,“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两句,通过晨起的渔市和秋风中的橘树,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生动画面,以及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之美。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美丽,名山与湖泊相互映衬,月光下的景色更加迷人。最后,“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但又因现实的限制而不得不离开,因此羡慕僧人能长久居住于此,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作者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体现了文徵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一)自胥口入太湖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

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

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二)缥缈峰

薙草遥遵鹿兔踪,飞岚拂袖映疏松。

平湖万顷玻璃色,落日千寻缥缈峰。

烟树吴都晴上掌,秋风云梦晚填胸。

无烦咋指伤韩愈,尽有閒情在短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三)下缥缈峰小憩西湖寺

回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禅关。

百年清净山中债,半日浮生竹院閒。

小雨磬声延午梦,方池云影淡秋颜。

此行别有堪誇事,得与高僧共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四)经桃花坞

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蓁。

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

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

不用苦辛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