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南归出都门

结驷鸣镳出帝城,蓟门春尽客心惊。

千行绿树垂车盖,百尺黄尘拥旆旌。

负弩何须烦县令,乘轺差不误书生。

浮云漠漠迷乡国,怅望长途落日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南归途经京城时的景象与心境。首句“结驷鸣镳出帝城”以豪华的马车和响亮的马蹄声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使者离京的情景。接着,“蓟门春尽客心惊”一句,点出了季节更迭,春天即将过去,而使者心中却充满了离别之感,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内心的复杂情绪。

“千行绿树垂车盖,百尺黄尘拥旆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绿树与黄尘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旅途的艰难。绿树象征生机与希望,黄尘则代表了旅途的劳顿与挑战。

“负弩何须烦县令,乘轺差不误书生”表达了对官府过度干预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职责的坚守。使者认为自己肩负重任,无需额外的官僚干涉,体现了其独立自主的精神。

最后一句“浮云漠漠迷乡国,怅望长途落日明”将情感推向高潮。浮云遮蔽了视线,象征着前方道路的迷茫与未知,而“落日明”则寓示着一天的结束,也可能是旅程的转折点。整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使者南归途中的景色与心境,还蕴含了对官场现象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过高唐访先大夫遗政得州志知有葺城之绩而记述寥寥因以志感

褰帷问俗驻鱼邱,父老攀车顉故侯。

雉堞嶙峋遗烈远,棠阴蔽芾去思留。

秋风凄恻飞红叶,落日悲鸣骋紫骝。

惆怅残碑沦旧迹,寒烟衰草漫凝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牛首山

精庐高下翠微间,石磴迢遥次第攀。

藤杖藉支苍藓滑,竹扉尝掩白云閒。

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钵还。

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晚登献花岩小星槎

临高徙倚一麃栏,虚槛平收色界宽。

天阙楼台疑蜃结,帝城形胜信龙蟠。

僧归萝径炊烟暝,客坐松寮落日寒。

寂寂禅房孤磬发,轻风断续度旃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赴官南司封留别施太仆

客舍长安幸比邻,相过累日不嫌频。

杜门对局身疑隐,烧烛论心意独真。

霜落蓟城惊别思,露寒江上倍怀人。

知君夙负匡时略,莫为秋风忆紫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