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韵喜晴之句率尔奉酬伏乞笑览

客枕终难稳,归来鼾息深。

晓鸡回远梦,缺月挂空林。

冰谷晨加帽,晴窗昼解襟。

诗筒多妙语,仍喜旧盟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一系列感受与景象,细腻入微,情感丰富。首句“客枕终难稳”,点明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即使在熟悉的家中,也难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往漂泊生活的怀念。

接着,“归来鼾息深”一句,通过描写家人或自己沉睡的情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接下来的“晓鸡回远梦”,以清晨鸡鸣唤醒梦境,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寓意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缺月挂空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景,月亮的残缺与孤独,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状态,或许是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

“冰谷晨加帽,晴窗昼解襟”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心理两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释放。冰谷晨起,诗人加帽以御寒,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晴朗的窗户下,诗人解开衣襟,仿佛是在拥抱阳光,释放内心的束缚与压抑,展现出一种自由与舒展的状态。

最后,“诗筒多妙语,仍喜旧盟寻”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筒中装满了精妙的诗句,这不仅是诗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其情感世界的表达。同时,诗人还乐于寻找与朋友之间的旧日盟约,体现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交融,既有对过去漂泊生活的回忆,也有对当下家庭温暖与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文学创作与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登梅岭

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

往还无几日,景物变千林。

晓磴初移屐,寒云欲满襟。

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雪意

向晚浮云四面平,北风号怒达天明。

寒窗一夜清无睡,拟听杉篁叶上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远峰皆已变色再用元韵作两绝句(其一)

朔风吹尽暮云平,室暖炉红睡达明。

但怪朝来满山白,不知昨夜打窗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远峰皆已变色再用元韵作两绝句(其二)

千林无叶一川平,万壑琼瑶照夜明。

未觉残梅飘落尽,祇愁羌管不成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