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远峰皆已变色再用元韵作两绝句(其一)

朔风吹尽暮云平,室暖炉红睡达明。

但怪朝来满山白,不知昨夜打窗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悄然降临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温暖室内到室外世界的变化,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

首句“朔风吹尽暮云平”,以凛冽的北风驱散了傍晚的阴云,营造出一片宁静开阔的景象。接着,“室暖炉红睡达明”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舒适的室内空间,炉火映照下的温暖与窗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感受到外界环境的转变。

“但怪朝来满山白,不知昨夜打窗声。”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怪”字表达了诗人对清晨景象的惊讶和好奇。他惊讶于满山皆白的雪景,却忘记了昨晚的雪花飘落,似乎是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了这场自然界的奇妙表演。这种意外的惊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冬日早晨雪后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诗人的视角,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惊奇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远峰皆已变色再用元韵作两绝句(其二)

千林无叶一川平,万壑琼瑶照夜明。

未觉残梅飘落尽,祇愁羌管不成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奉陪彦集充父同游瑞岩谨次莆田使君留题之韵

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

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濛昼不开。

一壑祇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

解衣正作留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伏读赵清献公瑞岩留题感叹之馀追次元韵

赵公名迹此犹微,已荐行藏第一机。

直自当年留翰墨,至今穷谷尚光辉。

时清谏疏空遗稿,岁晚高斋自掩扉。

珍重九原如可作,问渠何处是真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至于陨涕追次元韵偶成二篇(其一)

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馀烈到如今。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

故垒近闻新破竹,起公无路祇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