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京兆草书歌一首

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

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

□持浪转信神动,筋回墨纵皆春敷。

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

天愁鬼哭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

迩来南海作仙今,观涛历险笔逾圣。

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挥映。

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

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萝窗喜魂魄。

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绩。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名为《祝京兆草书歌一首》。诗中赞美了草书艺术的高超与独特魅力。

诗开篇即以“枝山草书天下无”点明主题,赞扬草书艺术的卓越地位。接着,“妙洒岂特雄三吴”,进一步强调其艺术成就不仅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具有普遍的影响力和卓越性。“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描绘了草书创作时的生动景象,笔触如云如风,充满动态感。

“□持浪转信神动,筋回墨纵皆春敷”,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草书创作过程中的神韵与情感流动,仿佛在纸上舞动着生命的活力。“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赞颂草书如同自然界的创造者,每一笔都独具匠心,形态各异。

接下来,“天愁鬼哭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草书艺术的震撼力,仿佛连天地间的神灵也为之动容。“迩来南海作仙今,观涛历险笔逾圣”,表达了对草书艺术的推崇,将其比作神仙般的技艺,能够超越常人,经历艰难险阻。

最后,“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挥映”,强调草书艺术的广泛影响,无论是在自然景观还是人文环境中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诗人自比为游历四方的旅人,表达了对草书艺术的向往与追求。“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萝窗喜魂魄”,感谢对方赠予的诗篇,使自己得以在心灵深处得到满足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草书艺术的赞美与描述,展现了草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台篇送郡倅周仲仁之京一首

姑苏山上高台古,翠壁金楣映歌舞。

西施化作綵云飞,空馀碧草生江浒。

江山不改吴苑开,使君搴帷紫马来。

锦席遥浮五湖棹,仙舆屡上姑苏台。

黄堂抚字欢谣起,荀羡买臣差足拟。

下榻平交有布衣,盈门徒走看珠履。

平生读书巳万卷,少年作赋称千里。

销夏湾头莲欲芳,金昌柳色婀娜长。

翩翩綵鹢向何处,闻道双幡趋未央。

朝天一日展骐骥,应报三年集凤凰。

形式: 古风

友人宅听琴一首

当时自听龙子琴,鸾声鹤调思不禁。

江风泠泠山雨霁,我来榴花然竹林。

饮酒何嫌落红日,结交不论无黄金。

酒酣拂拭七弦动,奏我凄清梁甫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江行早眺言怀一首

春去夏来常水宿,苍茫万里看朱旭。

山色遥开茂草碧,江流半是浮萍绿。

谁辞龙卧傍尘埃,自笑鳌连钓溟曲。

焉知足下无青云,不见双双举黄鹄。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白公堤送别一首

白公堤边绿杨树,北上行舟攀此去。

拂送征人每不还,摇斜红日留难驻。

千古悲歌散紫云,片时帆影迷江雾。

莫向河梁怆别离,人生总是浮萍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