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杜工部坟

何人凿开混沌壳,二气由来有清浊。

孕其清者为圣贤,钟其浊者成愚朴。

英豪虽没名犹嘉,不肖虚死如蓬麻。

荣华一旦世俗眼,忠孝万古贤人芽。

有唐文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

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

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

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

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閒愁。

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

召朋特地踏烟雾,路入溪村数百步。

招手借问骑牛儿,牧儿指我祠堂路。

入门古屋三四间,草茅缘砌生无数。

寒竹珊珊摇晚风,野蔓层层缠庭户。

升堂再拜心恻然,心欲虔启不成语。

一堆空土烟芜里,虚使诗人叹悲起。

怨声千古寄西风,寒骨一夜沉秋水。

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

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

子美当日称才贤,聂侯见待诚非喜。

洎乎圣意再搜求,奸臣以此欺天子。

捉月走入千丈波,忠谏便沉汨罗底。

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贤所归同一水。

过客留诗千百人,佳词绣句虚相美。

坟空饫死已传闻,千古丑声竟谁洗?

明时好古疾恶人,应以我意知终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韩愈所作的《题杜工部坟》,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杜甫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韩愈在诗中首先提出“何人凿开混沌壳,二气由来有清浊”,以混沌寓指自然未分之状态,二气则象征着清浊两种不同的品质。接着,他阐述了清气孕育圣贤,浊气造就愚朴的道理,强调了人才的形成与环境、品质的关系。

“英豪虽没名犹嘉,不肖虚死如蓬麻”两句,表达了对英豪虽逝但名声永存的赞美,以及对不肖之徒虚度一生的惋惜。随后,韩愈提到“荣华一旦世俗眼,忠孝万古贤人芽”,强调了忠孝精神的永恒价值,与世俗追求的短暂荣华形成对比。

“有唐文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赞扬了唐朝文化的繁荣与人才辈出的景象。然而,“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则感叹在众多诗人中,真正清新脱俗的寥寥无几,而杜甫(工部)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高度评价杜甫的艺术成就,认为他是无可比拟的天才。接下来,“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赞扬杜甫诗歌的影响力,不仅能够净化世俗的耳朵,还能回春造化,展现出其深邃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描绘了杜甫诗歌如同洞庭湖秋日的阳光,清澈明亮,照亮人心。最后,“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閒愁”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深深仰慕与渴望相见的心情。

“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描述了诗人偶然来到杜甫墓前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怀念。通过与牧童的对话,诗人找到了杜甫的祠堂,并进入古屋,感受到了寒竹与野蔓的氛围,内心充满感慨。

“一堆空土烟芜里,虚使诗人叹悲起”表达了对杜甫墓地荒凉景象的感慨,以及对杜甫逝世的悲痛之情。接着,诗人引用了杜甫的怨声与寒骨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对杜甫的怀念。

“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通过对比杜甫时代的风俗与现代社会的情况,表达了对杜甫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某些现象的反思。

“子美当日称才贤,聂侯见待诚非喜。洎乎圣意再搜求,奸臣以此欺天子”回顾了杜甫在世时的待遇与后来的遭遇,表达了对杜甫命运的同情与对奸臣的谴责。

“捉月走入千丈波,忠谏便沉汨罗底。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贤所归同一水”引用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杜甫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佩,以及对杜甫最终归于汨罗江的感慨。

“过客留诗千百人,佳词绣句虚相美。坟空饫死已传闻,千古丑声竟谁洗?”表达了对杜甫墓地周围留下的诗句的思考,以及对杜甫生前贫困、死后却备受赞誉的复杂情感。

最后,“明时好古疾恶人,应以我意知终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清明的时代,能有更多的人欣赏和推崇杜甫,认识到他的价值与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及其作品的赞美与怀念,展现了韩愈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情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的一些风貌。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三伤颂(其一)

伤嗟垒巢燕,虽巧无深见。

修营一个窠,往复几千转。

双飞碧水头,对语虹梁畔。

身缘觅食疲,口为衔泥烂。

驱驰九夏初,方产巢中卵。

停腾怕饥渴,抚养知寒暖。

怜惜过于人,衔虫喂皆遍。

父为理毛衣,母来将食饘。

一旦翅翼成,分飞不相管。

世有少智人,恳力忧家眷。

男女未成长,颜色已衰变。

燕子燕子听吾语,随时且过休辛苦。

纵使窠中千个儿,秋风才动终须去。

世人世人不要贪,此言是药思量取。

饶你平生男女多,谁能伴尔归泉路。

形式: 古风

三伤颂(其二)

伤嗟鵽刀鸟,夜夜啼天晓。

坠翼柳攀枝,垂头血沾草。

身随露叶低,影逐风枝袅。

一种情相生,尔独何枯槁。

驱驱饮啄稀,役役飞腾少。

不是官所差,都缘业所造。

亦似世间人,贪生不觉老。

吃著能几多,强自萦烦恼。

咄哉无眼人,织络何时了。

只为一六迷,遂成十二到。

鵽刀鵽刀林里叫,山僧山僧床上笑。

有人会意解推寻,不假三祇便成道。

形式: 古风

三伤颂(其三)

伤嗟造蜜蜂,忙忙采花蕊。

接翼入芳丛,分头傍烟水。

抱蕊唼香滋,寻花恋春饵。

驱驰如有萦,盘旋若遭魅。

蹭蹬遇丝罗,飘零喂蝼蚁。

才能翅翼成,方始窠巢备。

恶人把火烧,哀鸣树中死。

蜜是他人将,美是他人美。

虚忙百草头,于身有何利。

世有少智人,与此恰相似。

只缘贪爱牵,几度虚沈坠。

百岁处浮生,十年作童稚。

一半悲与愁,一半病与悴。

除折算将来,能得几多子。

更将有漏身,自翳无生理。

永不见如来,都缘开眼睡。

蜜蜂蜜蜂休役役,空哉终是他人吃。

世人世人不要贪,留富他人有何益。

形式: 古风

一砵歌

阿剌剌,闹聒聒,总是悠悠造末挞。

如饥吃盐加得渴,枉却一生头戛戛。

究竟不能知本末,抛却死尸何处脱。

閒事到头须结撮,火落身上当头拨。

莫待临时叫菩萨,大丈夫儿须豁豁。

莫学痴人受摩捋,也系裹,也摆拨,也学柔和也粗粝,亦解剃头亦披褐,也学凡夫作生活。

直言向君君未达,更作长歌歌一砵。

多中少,少中多,莫笑野人一砵歌,缘持此砵度婆娑。

青天寥寥月初上,此时境空含万象。

几处浮生自是非,一源清洁无来往。

莫谩将心学水泡,百毛流火无事交。

不如静坐真如地,头上从他鹊作巢。

万代金轮圣王子,只这真如灵觉是。

菩提树下度众生,度尽众生不生死。

真丈夫,无形无相大毗卢。

尘劳灭尽真如在,一颗圆明无价珠。

眼不见,耳不闻,无见无闻无不闻。

从来一砵无言说,今日千言强为分。

强为分,须谛听,人人总有真如性。

恰似黄金在矿中,炼去金砂金体净。

真是妄,妄是真,为求真妄更无人。

将心不用生烦恼,衣食随时养色身。

好也著,恶也著,一切不贪无染著。

亦无恶,亦无好,一际坦然平等道。

粗亦餐,细亦餐,莫学凡夫相上看。

亦无粗,亦无细,上方香积无根蒂。

坐亦行,行亦坐,坐死树是菩提果。

亦无生,亦无死,三世如来总如此。

离即著,著即离,实相门中无实义。

不可离,不可著,何处更求治病药。

语时默,默时语,语默寻踪无定所。

亦无语,亦无默,莫唤东西作南北。

嗔时喜,喜时嗔,我自降魔转法轮。

亦无嗔,亦无喜,水不离波波是水。

悭时舍,舍时悭,不离内外与中间。

亦无悭,亦无舍,寂寂寥寥无可把。

苦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

亦无苦,亦无乐,本来自性无缠缚。

垢即净,净即垢,两边恶境无前后。

亦无垢,亦无净,大千同一真如性。

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浑捻却。

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魔是佛,佛是魔,如影随形水上波。

亦无魔,亦无佛,三界比来无一物。

凡即圣,圣即凡,色里胶清水里咸。

亦无凡,亦无圣,万行扫除无一行。

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夫起恶尘。

亦无真,亦无假,若不呼时谁应者。

本无姓,本无名,只么腾腾信脚行。

有时市廛并屠肆,一叶莲花火上生。

也曾策杖游京洛,身似浮云无住著。

究竟从来是寄居,他方处处无缠缚。

若觅戒,三毒药病何时瘥;

若觅禅,我自纵横大可怜。

不是狂,不是颠,在世间中出世间。

时人不会此中意,打著南边与北边。

若觅法,鸡足山头问迦叶。

见说传衣在彼中,无心不用求某甲。

若觅修,八万浮图何处求。

只知黄叶上啼哭,不觉黑云遮日头。

莫怪狂言无次第,筛罗渐入粗中细。

只这粗中细也无,即是圆明真实谛。

亦无真,但有名闻即是尘。

若向尘中解真实,便是当来出世人。

无造作,独行独坐空索索。

无涅盘,本来生死不相干。

直须省,莫谩将身入空井。

无去也无来,明镜挂高台。

侬家见解只如此,不用将心算劫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