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一)

青琐倦迂散,执辔踰关河。

黄流何奔倾,积石何嵯峨。

承诏抚疲氓,惊乌在林柯。

沙场有冻骨,野亩无遗禾。

日夕寒云聚,宿燐明岩阿。

访俗感素心,因之聆咏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马伯庸御史出使河西时所见所感的壮丽景象与沉重现实。首句“青琐倦迂散,执辔踰关河”以“青琐”象征官职,表达了马伯庸御史长途跋涉的疲惫与艰辛。接着,“黄流何奔倾,积石何嵯峨”描绘了黄河的奔腾不息和积石山的险峻,展现了边疆的壮阔与险要。

“承诏抚疲氓,惊乌在林柯”两句,既表现了马伯庸御史肩负重任,安抚疲惫的民众,也暗示了边疆的动荡不安。接下来,“沙场有冻骨,野亩无遗禾”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凉,以及百姓生活的困苦。

“日夕寒云聚,宿燐明岩阿”描绘了傍晚时分,寒云聚集,夜火照亮山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氛围。最后,“访俗感素心,因之聆咏歌”表达了马伯庸御史对民情的深切关怀,以及通过吟唱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自然景观与社会现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以及通过艺术创作来反思与表达的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二)

咏歌者谁子,被发号天明。

妇死不复悲,失儿谁与耕!

承平五十载,不识战与争。

残雪流银液,我泪同其倾。

古云百二险,夸诞生甲兵。

孰能转夷途,历劫永清宁。

形式: 古风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三)

清宁阐文运,览彼古帝都。

秦声激豪宕,洛咏夸敷腴。

邙山何累累,下有白玉趺。

感彼秉笔人,百金尽其谀。

死者已寂历,兹文亦模糊。

伟哉龙门生,悲愤有遗书。

形式: 古风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四)

遗书纪河源,荒忽不可识。

君行河之西,春雪深五尺。

茫茫贺兰山,抽矢石为镝。

坐阅三姓王,圣代始敛色。

沙羊护毡房,名驼候土驿。

观风惨无俦,云端羡飞翼。

形式: 古风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五)

飞翼西北来,遗我书赫蹄。

中有陈情词,复怜双雏啼。

野旷川无梁,积荒气候凄。

鸡鸣葡萄根,虎啸苜蓿畦。

清霜集素裘,斗戴天益低。

顿辔不得上,雪山在其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