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十咏(其四)宝掌冷泉

一勺曹溪未是甘,刺山容易出飞泉。

消融太古岷峨雪,澄映中秋沆瀣天。

挂树青猿窥洗钵,眠沙白鹿伴安禅。

岩龛无缝身如石,逆数高僧入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浦阳十咏(其四)宝掌冷泉》描绘了宝掌冷泉的清幽与神秘。首句“一勺曹溪未是甘”,以曹溪之水的甘甜为对比,强调宝掌冷泉的独特之处。接着,“刺山容易出飞泉”描绘了泉水从山中喷涌而出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消融太古岷峨雪,澄映中秋沆瀣天”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泉水与远古雪山、中秋夜空相联系,展现了泉水的纯净与深远。

“挂树青猿窥洗钵,眠沙白鹿伴安禅”则通过动物的视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青猿窥视僧人洗钵,白鹿陪伴僧人修行,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最后,“岩龛无缝身如石,逆数高僧入定年”两句,以岩龛和僧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行者坚定意志和长时间修行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宝掌冷泉作为修行圣地的历史悠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掌冷泉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对佛教修行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浦阳十咏(其五)月泉春诵

有盈有泚即寒泉,犹隔芦峰道里千。

岳麓云深藏策处,匡山人老读书年。

松楠叠影青浮几,华树生香晚入筵。

稽首堂中两夫子,六经言远视如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浦阳十咏(其六)潮溪夜渔

溪水添流到石矼,小家残户占渔商。

蛟龙未解乘云气,鱼鳖安能避泽梁。

两岸栎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

淮夷固有蠙珠颗,往往钩深得夜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浦阳十咏(其七)南江夕照

千峰不尽夕阳孤,敛翠浮丹入画图。

塔庙傍连山影直,石梁中亘水痕枯。

白鱼在汕将踰尺,红稻登场稍似珠。

玉露金风秋最爽,跳身何用市间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浦阳十咏(其八)东岭秋阴

半里官桥出市阛,一团秋色破孱颜。

云开浩荡初疑曙,日出苍凉不见山。

断雁残鸿飞杳杳,绿芜红叶映斑斑。

去年菊蕊今年发,拾得篱边句子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