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岳正的《读史(其三)杜后》,主要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对某些人物或事件的评价。首句“阿母要盟毕竟寒”暗示了杜氏家族内部的信任危机,可能是指杜甫的母亲与某人订立的盟约难以坚守。次句“个中书记独相干”进一步强调了文书记录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可能是指关键的历史文件对局势的影响。
第三句“晋王不肯轻传弟”暗指历史上的晋王(如晋献公)不愿轻易将权力传给弟弟,这可能影射着权力交接的复杂和谨慎。最后一句“欲说陈桥事似难”则借用了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故事,暗示类似篡位之事在当时背景下显得困难重重,可能是在批评或讽刺某些企图不正当夺取权力的行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典故揭示了权力斗争的微妙和复杂,以及对忠诚、信任和权力传承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