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其一)感怀

匆匆何须惊觉,唤草庐人起。

算成败利钝,非臣逆睹,至死后已。

又何似、采桑八百,看蚕夜织小窗里。

漫二升自苦,教人吊卧龙里。别有佳人,追桃恨李。

拥凝香绣被。争知道、壮士悲歌,萧萧正度寒水。

问荆卿、田横古墓,更谁载酒为君酹。

过霜桥落月,老人不见遗履。

置之勿道,逝者如斯,甚矣衰久矣。

君其为吾归计,为耕计。但问某所泉甘,何乡鱼美。

此生不愿多才艺。

功名马上兜鍪出,莫书生、误尽了人间事。

昔年种柳江潭,攀枝折条,噫嘻树犹如此。

登高一笑,把菊东篱,且复聊尔耳。

试回首、龙山路断,走马台荒,渭水秋风,沙河夜市。

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

此时对影成三,呼娥起舞,为何人喜。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翻译

不必匆忙惊醒,唤醒草庐中的人。
计算成功失败,非我所能预见,直到死后才会明了。
比起那采桑女在小窗内守夜纺织,又如何呢?
辛苦劳作,却让人为卧龙般的人物哀悼。还有佳人,追忆桃李的遗憾。
拥抱着香气四溢的绣被,哪知壮士在寒水中悲歌。
询问荆轲和田横的古墓,又有谁能为他们斟酒祭奠。
走过霜桥,月下无人,连遗落的鞋子也找不到了。
不必多言,逝者如斯,衰老之态日益明显。
你帮我计划归隐,或是耕田,只问何处泉水甘甜,哪里的鱼儿鲜美。
此生不愿有多才多艺,功名只在战场上争取,莫让书生耽误了人生。
当年在江潭种下的柳树,如今枝条已被攀折,感叹时光如梭。
登高笑谈,采菊东篱,暂且如此度过。
回首过往,龙山路已断,走马台已荒废,渭水秋风吹过,沙河夜市繁华不再。
罢了罢了,不要多劝酒,我最喜欢狂放高歌,只是歌声并非异域腔调。
此刻与影共舞,呼唤嫦娥,却不知为谁而欢。
为何只有我独自欢喜,无人分享这孤独的时刻。

注释

草庐:简陋的房屋。
逆睹:预知未来。
死后已:死后才能明白。
采桑八百:采桑女子。
蚕夜织:夜间纺织。
吊卧龙:哀悼英雄。
壮士悲歌:壮志未酬的悲歌。
荆卿:荆轲。
田横:秦末起义领袖。
霜桥:覆盖着霜的桥。
遗履:遗留的鞋子。
逝者如斯:时光流逝。
衰久矣:衰老得厉害。
归计:归隐计划。
耕计:耕田计划。
泉甘:泉水甘甜。
鱼美:鱼儿鲜美。
马上兜鍪:战场上的功名。
误尽:耽误。
昔年:过去。
柳江潭:江边的柳树。
走马台:古代宫殿遗址。
渭水秋风:秋天的渭河水。
沙河夜市:夜晚的集市。
毋多酌:不要多喝。
番腔:异国腔调。
呼娥起舞:呼唤嫦娥跳舞。
为何人喜:为何只为我欢喜。

鉴赏

这首诗名为《莺啼序》,是南宋末年到元初期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全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心境。

首句“匆匆何须惊觉,唤草庐人起。”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被世事所困扰,要叫醒那些沉迷于俗世的人。接着,“算成败利钝,非臣逆睹,至死后已。”表达了对过去功名的反思和对未来无为的态度。

中间部分“又何似、采桑八百,看蚕夜织小窗里。”通过比喻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历史上的伟业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漫二升自苦,教人吊卧龙里。”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别有佳人,追桃恨李。”此句透露出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而“拥凝香绣被。”则描绘了一种温馨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随后,“争知道、壮士悲歌,萧萧正度寒水。”是对英雄壮志难酬的慨叹。诗人通过提问历史人物“问荆卿、田横古墓,更谁载酒为君酹。”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与追思。

接下来的“过霜桥落月,老人不见遗履。”则是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紧接着,“置之勿道,逝者如斯,甚矣衰久矣。”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叹。

“君其为吾归计,为耕计。”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规划。他希望能够过上一种简单而平静的农耕生活。

以下几句,“但问某所泉甘,何乡鱼美。此生不愿多才艺。功名马上兜鍪出,莫书生、误尽了人间事。”则是诗人对现实世界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于简朴生活和本真自我的向往。

“昔年种柳江潭,攀枝折条,噫嘻树犹如此。”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紧接着,“登高一笑,把菊东篱,且复聊尔耳。”则是对生命中的小确幸和平淡生活态度的肯定。

最后几句,“试回首、龙山路断,走马台荒,渭水秋风,沙河夜市。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此时对影成三,呼娥起舞,为何人喜。”则是诗人对于往昔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表达。诗中的“高歌”并非指战场上的豪迈之声,而是一种精神自由的象征。而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份期待与向往。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莺啼序(其二)

闷如愁红著雨,卷地吹不起。

便故人渺渺,相逢前事,欲语还已。

凝望久、荒城落日,五湖四海烟浪里。

问而今何处,寄声旧时邻里。闲说那回,海上苏李。

雪深夜如被。想携手、汉天不语,叫□不应疑水。

待河梁、一尊落月,生非死别君如酹。

望故人阁上,依稀长剑方履。

古人已矣,垂名青史,谓当如此矣。

又谁料浮沈,自得鱼计。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撞钟舞女,朱门大第。

雕鞍骏马番装笠,笑虚名何与身前事。

区区相望,饿死西山,悬目东门,人生何乐为此。

古人已矣,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

听喔喔、鸡鸣早起,屡舞徘徊,痛饮高楼,狂歌过市。

苍苍万古,羲农周孔,文章事业星辰上,到而今、枯见银河底。

笑他黄纸除君,红旗报我,为君助喜。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高阳台.和巽吾韵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

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

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

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

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

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减字木兰花(其九)再用韵戏古岩出妾

清欢昨日。十事不如人六七。试数从前。

素素相从得几年。子兮子兮。再拣一枝何处起。

翠釜峰驼。客好其如良夜何。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有感

东风似客。醉里落花南又北。客似东风。

携手斜阳一笑中。佳人怨我。不寄江南春一朵。

我怨佳人。憔悴江南不似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